《碎片儿》读后感900字
不知道是不是以主人公口吻叙述的缘故,最后虽然看完了大姐的来信,我还是偏爱跃跃。一本好书,但我的见识浅薄有限,感受无法上升到时代的高度。跃跃的一生被各式各样的人无情的撕成碎片,读到最后我竟然想到的是奶娘,如果可以,为什么不能把这一辈子塞到她的怀抱里安然睡去。
奶娘和奶哥一家的感情把我看哭了!直至跃跃走后,奶哥整天上树掏蛋,把大腿上的肉擦了一块,掏了雀蛋站在路口上哭,找不着人又舍不得吃,让奶娘都带给跃跃。以至于到最后,奶娘给圆规跪下,让跃跃悔恨,这是高贵的膝盖,承载以黄土一般厚重的感情,让人悲怆又内心煎熬。
对比回到城市的待遇,真让我愤怒到对城市产生偏见,就是明知道都是一种不平衡还要去偏见,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本该涉世未深,不谙世故,却因为母亲的冷漠、姐弟的刻薄、世间的虚伪过早的成熟,衍生了察言观色、奴颜婢膝的性格,这难道不是一种无法选择的自我伤害吗?谁该买单啊?
再次回到农村,两条主线让我感到深深地无奈:姑父从炕上滚到地上微弱的喊让俺孩回来,和他最后以有恩必报的姿态逼跃跃结婚;姑姑从一向的三从四德,对姑父言听计从到最后以死逼迫村里的长辈放过惩罚跃跃。
跃跃被逼婚,姑姑突然哭了说:这辛苦不辛苦,有我一人承担,又没沾你们的光,总得容孩想想…
做人竟是如此艰难啊!
幸福又何尝幸福,悲哀又何尝悲哀,双方面的疼爱就是双方面的煎熬,你看到爱你的人难过也会难过,甚至忘了自己也在难过,这难道不畸形吗?这种感觉让人颤栗,这样被人爱着的幸福代价太大,我宁愿不要,我宁愿回到此心如天地不仁的状态。
悲剧有它阴魂不散的存在,经历了许多,竟然让她无法再接受珍珠哥,也许她自己也不清楚,感情中空白了太多竟叫她不敢索取,不敢享受幸福。这是悲剧的遗留产物,时代无情,让一个女人承受了这么多。别说大家都不易了,我只看到了幼年的啼哭和成年的号泣。
即便像胡兰成那样:“对于怎样的天崩地裂的灾难和人世的割舍恩爱,要流一滴眼泪,总也不能了。”我都万分理解!不过跃跃还是跃跃,生活还是生活,人人都不易,人人都善良。
只是祈祷悲剧不要在重来,这种踉跄成长换来的财富是血和泪铸就的!不要再检验人性了,人性的至善至恶都让人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