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全集)》读后感_800字

《中庸(全集)》读后感800字

公元前479年,在漫天战火和至亲离世的打击下,一代圣人孔子逝世了。此后,什么才是儒家的“道”统,如何才能将道统代代相传,成了随时可以争辩的论题。同时,随着时间的更迭,传承带来的断代风险越来越高,让后继者们担忧不已。这个时候,儒家的掌舵人子思——孔子之孙,站了出来,忧深思远写就一篇“中庸”,及时力挽狂澜,讲述了蔚为大观的儒家道统。
时间回到二十一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等西方现代文化融入中国,《中庸》思想开始受到误读,一些人开始把“中庸”当作保守和庸碌的代名词,与西方的犬儒主义相提并论,令传承千年的儒学纲要摇身一变,成了不求进取和无所作为的代表,让人唏嘘不已。
反观全书,中庸,当然不是当代误解的中和平庸,更不是无所为。恰恰相反,它要求“君子时中”,做人不偏不倚地为和不为,无过不及。秉承“中和”本性,即便有喜怒哀乐,心中仍淡然地呈现自己的气度,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种中和之道,恰如其分,就能令“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那么,如何实现这种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子思借孔子之言,说答案都在“诚”这个字里。
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儒学将齐身放在第一位;“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儒家把“诚”又作为修身养性的根本要求,可见“诚”对于儒学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做才能符合儒家的“诚”?书中说“择善固执”。也就是说,一旦选定了目标,就去执着地追求。孔子说,只要这样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就都可以克服,什么样的成功都可以取得。正如同《诗经》里说的,“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中庸,中且和,不偏不倚,不骄不躁,坚定真诚,徐徐图之,正是一种温和而宽厚的中华文明力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4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数星星》读后感400字

    让“勇敢”发光 今年,上网给我买了一本很好看的书――《数》。这本书是由一位叫洛伊丝・劳里的美国作家写的,它获得了“1990年纽伯瑞金牌奖”。我刚读了几页就爱不释手了。书中为我们讲述…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02
  • “月”的缘分

    “月”的缘分 书,是一曲优美的歌曲,让你如痴如醉;书,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书,是一艘小船,带你遨游偌大的;歌德曾经说过: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最近我就读…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10
  • 藤野先生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仔细品析《朝花惜时》里的人物,藤野先生是一位让我挺敬佩的老师。 文章内容主要是鲁迅日本仙台求学,准备学成回报祖国。…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6
  • 一袋土豆读后感600字

    放下你的“土豆袋子” ――读《一袋土豆》有感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假期中,我读了《一袋土豆》这篇文章,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58
  • 《昆虫记2》读后感500字――坚持不懈的红蚂蚁

    ,在我们人的心目中,根本不算什么。但当我读了《昆虫记2》这本书,我才知道,也是有优点的,在它们的字典中,从来就没有“半途而废”这个词。 红蚂蚁们一般是家中的主人,而黑蚂蚁则是他们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153
  • 《生死两分钟》的读后感300字

    一篇叫做《生死两分钟》的文章感动了我,我分享给大家。 在角马群中有两匹雌角马同时生下了柔弱的小角马,稚嫩的蹄子、清澈的眼睛、细软而有光泽的毛,太可爱了。可是周围的鬣狗灵敏极了,一闻…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10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