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读后感900字
#百日百书计划# 想来想去自己今儿是没可能写出一篇什么稿子了,分条目说点感悟吧。
最喜欢的部分是他写他的几个朋友,那些个哥们情谊实在动人,他们从小时候一直相处到各自都老了,也还是那么要好。这也是我最评价不好的部分啦,推荐大家去看看原书,这一部分很短,算是中篇,看的会很快的。
写酒是写母亲,写茶是写父亲。父亲一直在外,梁先生对父亲的爱貌似还是有生涩的,可能和相处很少有关系,也和父亲不善于表达有关系。而他的母亲是个会讲故事,又会教育孩子的好妈妈,梁先生应该受母亲影响很大,老母亲一个月工资三十几块钱,要供全家的吃喝,自己想买个山楂罐头都舍不得,却舍得给儿子买小说,看到这里的时候真感动,最后老人家八十几岁的时候和梁晓声理论“什么是资本主义”,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真是让人佩服的紧。
梁先生的小学班主任是个渣,在梁先生的笔下嫌贫爱富,排挤学生。我们不知道事实究竟是否有梁先生笔下那么不堪,因为一个大人要伤害一个孩子实在是太容易了,很可能老师都意识不到这伤害会有多大。当然也有可能当时老师就是看不起这个穷家庭穷孩子,觉得他们一家子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的,所以看不起他们,也就看不起梁晓声。小学老师都是普通人,考核老师没有考核是否善良这一选项,好在普通人里面也总有善良的人,梁晓声的小学时代还有一个可爱的语文老师。这个语文老师应该可以算作改变他一生的那个人,可是可爱的人在那个时代实在可惜,最后自杀而死,哎,这也是泪目的一章。
最后,这书有两个大部分我看起来有些吃力,一是他对文学的评价,他说的好多书、评价的好多作家作品我没读过,领略不了。另外就是他写知青的部分,他的那本《知青》我没读过,相关的故事也了解的太少了,有待继续学习。
总结:之所以写不出是因为不自信了,本书包含梁晓声写给学生的信,信里写了很多写作的方法,包括文章的结构呀,遣词造句的好处呀,而我写的东西大多乱的一塌糊涂,而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的文字也实在是冷漠,字里行间木有梁老师那种对文字、对生活的热爱。另外,先多看国内的作品,学好中文要紧。
美就在身边,静下心来读文章,定下心来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