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风物漫记》读后感900字
之前看过的一本现言小说中描述了敦煌的西风古道,断壁残阳很是吸引人,带着好奇心读完了这本书。虽然内容不长,但关于敦煌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观介绍得非常详细,完全可以当做旅游指南。根据作者介绍,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会处。地形地貌比较复杂,有高山,湖泊,戈壁,草原,沙漠,湿地,绿洲……比较有名的是鸣沙山和月牙泉。因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而声名远播,因拥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而名扬天下。在一定时期内是西域的佛教中心和经济贸易中心。在我印象中,它应该是一个比较荒凉让人伤感的地方,不是有句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嘛。但作者作为当地人还是介绍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鸣山大枣,汉简,马灯,骆驼车,红柳,泡儿油糕,祁连玉,千佛洞……当然雄浑壮阔的戈壁滩时不时还会有沙尘暴前来捧个场。作者将家乡描写的很美,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萧瑟凄凉。关于当地的风俗,民居,服侍,饮食,交通都一一讲解,而且很多很细微的东西也包括进去了,比如一株小小的骆驼刺。而我的家乡地处平原,齐整的农田和小小的沟渠将村子与村子之间隔开,浓密的树林里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密集的低矮的民房,清一色的朱瓦红砖墙。村子离得近,有时候在地里干农活都能听见隔壁村里嘹亮的鸡鸣声和狗吠声。春天到处是绿油油的,把羊拴在沟边有草的树下,就可以和小伙伴撒丫子疯跑了,女孩子们就挖地菜晚上下面条吃,还暗暗比较着谁的篮子里菜多。夏天在麦场里瞧麦子,怕鸡在上面拉屎或者别人家的羊偷吃。拿着扇子找个阴凉地儿铺着麦袋子躺下,一睡就是一下午,直到大人来,发现不知道谁家的鸡啄得正欢呢,少不了一顿训斥。秋天最舒爽,秋收很累,但夕阳撒在树叶上的金色真的很美。冬天很静,特别是下雪后,整个庄子都像在冬眠。大路上经过的摩托车和拖拉机的轰鸣声都能让一个村里的狗自作多情地追出去老远……可惜都是小时候还存在脑海里的画面,只能时不时怀念一下而已。希望有一天可以踏上敦煌这片土地,亲自走一走,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像书里写的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