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芳华:误读红楼》读后感_4000字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读后感4000字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是作家闫红解读《红楼梦》的一本书,书中不乏精彩语句和精彩论断。她评价《红楼梦》及书中人物乃至作者曹雪芹大胆、准确、不落窠臼,读后得到不少启发。闫红坦言她对红楼人物的认识是有一个前后变化的过程的,如她之前拥黛贬钗,把袭人视作大观园里想出人头地的告密者等等。她不否认自己之前的这些稍显肤浅的论断,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她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变得更加深入和立体,不再是那种刻板和简单的非白即黑了。正如她在书中转述的那句话那样:“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看到此处时我也心生感慨地评论道:“所以《红楼梦》越深读越要懂得体谅,越要懂得慈悲”。我这里所说的体谅和慈悲不仅包括对书中人,更包括了我们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如果我们能多一点慈悲和体谅,就会少一点猜疑和指责。书中闫红对宝黛爱情、对宝钗、对袭人、对妙玉的品评其实都包含了某种体谅和包容。闫红的这种经历也再次说明《红楼梦》这本书确实是常看常新,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的。当然,闫红此书有很多章节是在对《红楼梦》人物作简单而无新意地诠释的,不甚精彩。但读后有上述感怀和收获,也已足够。

将书中精彩段落分享如下:

1、宝黛初相见,那种恍若前缘的似曾相识,且喜且惊的不可思议,该是曹公的亲身体验吧,历经漫漫时光,沧海桑田,人去楼空,忽而想起,依然清晰至此,五脏六腑都会重温那最初的悸动。

2、一个男人的爱,可以有许多层次,对林妹妹,是深爱;对宝姐姐,是恋慕;对湘云,是怜爱;对妙玉,是珍惜;对可卿,是情动;对晴雯,是感怀;对袭人,是依赖……

3、读红文字烟波浩渺,最能击中我之心魂者,总是鲁迅先生言简意赅的那几句:华林之中,遍被悲凉之雾,呼吸感知于其间者,唯宝玉一人。这悲凉之雾是什么?肯定不是华丽家族没落的前兆,对于家族命运,宝玉压根儿不上心……宝玉的悲凉感不是务实的,是务虚的,来自于生命的深处,对于终将到来的死亡,尤其是死亡引发的虚无感的一种恐惧。

4、宝玉与金圣叹又不同,他过得比金圣叹好太多,含着银勺子出世的比喻已经泛滥,在他身上再用一回也无妨……佛家有因果这一说,快乐,正是痛苦的因,痛苦,则是快乐的果。他在拥有时多么快乐,就会在失去时多么痛苦,因此,没有比他更害怕失去的人了。

5、《红楼梦》里,对宝钗的形象多有描写,她的肌肤,她的眉目,她的穿着打扮以及配饰,荣国府的人都说她比黛玉美丽,连宝玉看了她雪白的膀子,都只恨不得一摸。相形之下,黛玉是气质美女,光说是风流袅娜,没有一个字,描述她的肉身。我总怀疑她的“硬件”不如宝钗。而且湘云也美,而且宝琴更美,怎么着黛玉都不是《红楼梦》的第一美女,做不得偶像剧里的第一女主角。但是,《红楼梦》给我们提供的,正是“才子佳人”这俗套之外的爱情,卿非佳人,我也非才子,我们只是一对,因活得真切深入而疼痛的人,那种“同质”感,让他们彼此爱恋。黛玉和宝玉,一个清高矜持,一个昏头昏脑,但是在灵魂最深处,他们是相似的。宝玉最恨别人劝他读书,黛玉从不劝宝玉读书……他憎恶别人将他朝所谓正道上驱赶,男性世界的气味让他眩晕,他不能想象一个女人也对那样的世界心存向往,不管他对宝钗怀有怎样的好感,只要她一句劝学的话,就知道她与自己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与谋。

6、生活方式体现人生态度。宝钗的内敛里,有忧患意识,有退守之感,有删繁就简方得大自在之思,用她告诉宝玉的那句曲子词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7、小姐公子们参禅悟道,说得好不热闹,但真正有所感者,大概只有宝钗自己吧。反正宝玉一直都想要抓住些什么,要一个“立足之境”。待到风流云散,家破人亡,他失去了最爱的女子,失去一切所执,再无立足之境时,他大概,才能明白宝钗的澹泊宁静之后的力量——得失皆忘,才能宠辱不惊,纵浪大化中,不忧也不惧。得失有无,本是一体,无所执着,才能做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难怪曹公将宝钗称之为“山中高士”,视她为“小三”或是“阴谋家”者(本人曾这么认为过),是自己太过浅薄了。可是,曹公也说了,“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玉到底不是悉达多,他是个抛不开丢不下的人,纵然被宝钗式的理性、冷静、智慧、通达所吸引,所带动,却仍然如从前一样,睡里梦里也忘不了爱过的那个女子,他的理智战胜不了自己的热情。这才是宝玉,这也才是曹公,这亦是混迹于滚滚红尘中的我们、世间的大多数人。说到底,我们都不是悉达多王子,甚至也做不了弘一法师,我们时而在黛玉式的热情中醉生梦死,时而在宝钗的理性空间里寻找救赎。

8、热情,大概就是宝钗从胎里带出来的那一点“热毒”,她费了很大的工夫,来戒除她的“热毒”,比如,服用冷香丸。

9、宝钗的世界,感情的水分也太少点,连一点感触也不多起,老成得让人生畏。所以她的诗作含蓄雄浑,她的学问连贾政都夸,她做人更是让人挑不出理来,完整得无懈可击。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无癖无疵的薛宝钗,如那个情商极高的神仙姐姐林志玲,永远望之俨然,你难以想象她的心也会动荡,会为你起一场兵荒马乱。

10、安妮宝贝写她心中的漂亮女生:她会很直接,那种直接是纯真而尖锐的。你因为其中的纯真而不设防,所以就会因为其中的尖锐而受伤。所以这样的女子又是有杀伤力的。同时她又是情绪化的。她不会太压抑自己的感情。高兴的时候会有缠人的甜蜜,悲伤的时候会泪如雨下。真性情的女子,总是容易带给别人爱情的感觉。在我心中,黛玉就是这样的漂亮女生。相形之下,宝钗太冷静,太现实,无渴望,无缺失。她是闺中良师,是人生指南,帮你领悟,醍醐灌顶,却不是能让你魂牵梦萦的爱人,谁会为一本哲学书或是人生指南意乱情迷吗?让我们为之痴迷的,总是那些瞬间穿透神经末梢的诗句啊。

11、人家刘姥姥不过尝了口妙玉恭敬地端给贾母的茶,她至于嫌憎得连杯子都不要了么?而那句“幸好我没有用过,否则砸了也不给她”,更是把自己看做天上的云,把对方看成地上的泥,叫人齿冷到无语。曹公工笔画般刻画出这林林总总,为妙玉招来那么多讽嘲乃至毁谤,在这个前提下,若是我说,妙玉是让曹公感动至深的女子,您会不会说,这,不科学?然而这正是曹公的过人之处,他写出了与众不同的恋爱症候。有人爱着的时候会变得柔软温情,有的则相反,变得凌厉易怒,杀气腾腾。还有一种,像妙玉这样,原本有些敏感的,会变得格外矫情忸怩,令外人嫌憎,唯有那被她所爱的人,注视着她不合人之常情的举止,反而有异样的感怀。

12、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妙玉的爱情,只能是这样了,她在栊翠庵,远望墙外的花红柳绿,在流年中,守住自己那颗寂寞的心。在宝玉生日到来之时,提笔在粉笺上给他写“怪诞诡僻”的贺词,还好,宝玉看到的虽晚了点,发现的时候却是“直跳了起来”,宝玉的惊怪让我大感欣慰,好像心里有个缺口被填上了一般。重新回到开头,在《红楼梦》里,妙玉的爱情,不像宝黛那样坦然,也不像龄官和贾蔷那样旁若无人,当然更不似开头提到的金哥儿和守备公子那样生死相随,它隐约,含蓄,忸怩,做作,乍一看让人反感,仔细看,却深深为之触动,因为,我们自己的爱情,也常常是这样,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妙玉,是我们心中住着的另一个自己。

13、打动宝玉的,是晴雯一番倾肝吐胆的诉说:“只是一件,我是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咬定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个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接着剪下指甲相赠,又与他交换了贴身小袄,还哭道:“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没有哪一个女子有过这样直接而热切的表述,便是黛玉,也从无这等极具爆发力的表现,晴雯以她的生命之光,照亮了她的情感世界,她的心灵,是那光亮下一件熠熠放光的珍宝。晴雯爱宝玉吗?书里没明说。我们单知她对宝玉是掏心掏肺的好。宝玉写了几个字,让她贴门斗上,她怕别人贴得不好,亲自爬高上梯地贴了;有风声说老爷要问宝玉的书,晴雯深夜相伴,还出主意说宝玉受到了惊吓,结果引起上层对大观园安全纪律的重视,把自己也搭了进去。最明显的是“补裘”这一节,贾母赏给宝玉一件雀金裘,不提防被烟灰烧了一个洞,第二天还得穿这件衣服出门,却没有一个裁缝会修补。正是为难时候,晴雯奋勇出手,不顾自己病得七荤八素的,连夜将衣服补好。她可从来不是个勤快人啊,当此际挣命补裘,完全是为了宝玉,后来袭人拿这事调侃晴雯,她只是不好意思地笑,这一刻的晴雯,也是温柔可爱的。

你可以说这是敬业,或是友谊。爱情与友谊,本来就很难区别,但在我看来,那就是一种沉睡着的爱情,一个女子对于离自己最近、最为亲密的男子,产生的一种模模糊糊的感情,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爱着,有一种爱,叫做“我以为大家横竖是在一起的”。

14、贾家三艳的性格都不是无端而成,探春自不必说,争强好胜原是为了抗争那份天生不足,迎春的懦弱也决非与生俱来,一个自小死了娘无人关爱的孩子,自然就会处处退让,不敢与谁争锋,至于惜春的精神洁癖,更是处境使然,她的境况要借用张爱玲的话来形容,是刚洗过澡的人穿上脏衣服,她的不洁感比谁都来得分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5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樱桃托管班的小狗》读后感200字

    我上周看了《樱桃托管班的小狗》这本书。它主要讲述了樱桃托管班的孩子在上发现了小狗小黑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孩子们发现小黑后,为了喂养小黑提前预知了点心,后来被阻止,于是又从家里带…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278
  • 《小桔灯》读后感500字

    们,你们知道冰心吗?她是著名的作家,在她的一生中,写过无数的优秀作品:《寄小读者》《繁星・春水》《小桔灯》……,当然,这位“世纪老人”也十分热爱孩子。而在冰心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就…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86
  •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300字

    《蚯蚓的日记》读后感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蚯蚓的日记》。这本书写的是蚯蚓每天的日记。这些日记都是蚯蚓和他的好蜘蛛,还有,发生的故事。这本书里的内容很好玩,小蚯蚓把发生在自己身上…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73
  • 《新时代追梦人》读后感400字

    2020年寒假,我阅读了《新时代追梦人》一书。 该书出版于中国七十华诞之际,讲述了一位位优秀时代楷模的奋斗故事:“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心有大我、…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70
  • 《播撒诚信的种子》读后感600字

    “诚信,为人之本。”这句话是鲁迅先生曾经说的,他告诉了我们诚信的重要性。 今天,我读完了《播撒诚信的种子》这个故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那个名叫埃默纽的小男孩,懂事、勇敢、善良,最重…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269
  • 《变来变去的麦小朵》读后感400字

    《变来变去的麦小朵》这本书太有趣了,书中的麦小朵是一个神奇的女孩,能够自由自在的变来变去,变成她想要的模样。她经常会变成很多不同的事物:有时候是一棵树,有时候是一只小鸟,有时候又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3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