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我们的四十年》原著)》读后感800字
因为电视剧《我们的四十年》知道了原著《电视》,不过没看电视剧,而且最近电视剧本改编过来的同名小说也出版了,反而这本原著知道的人倒少了。
这是本可以评五星的书,之所以给四星是因为书中到处都是错别字,阅读体验差了很多。
作为1978年生人,且一直生活在上海,和书中生活在北京的很多经历却很相似,尤其是书中反复提及北京男人一定要找当地老婆的观念,上海同样如此。
一路读下来,尽管点评处不多,但书中很多内容却让我不得不想起小时候,火车铁轨压飞刀、玩拔节以及那些年看过的电视剧,当然还有作者没有提及动画片《变形金刚》《太空堡垒》。
书中对于赖宁的记述存在时间上的误差,而我之所以记得那么真切,是因为当年写过一篇征文稿《写给赖宁哥哥的一封信》,前后估计改了不下二十稿。暑假期间,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在我家和老妈一起一边打着毛衣,一边监督我改写作文。改完一遍,看后提些修改意见,我就重新写过。这段经历和这个场景,至今在眼前难以忘却。
小时候,电视也是一度让我痴狂。为了看电视剧《霍元甲》,大雨天的晚上,三四岁的我第一次自己穿好衣服出门,从此之后原本需要父母帮着穿衣服的生活就成为了历史。
后来,隔壁叔叔家买了电视机,我看着电视机在叔叔家摆好,想着以后再也不用跑出很远才能看电视了,于是高兴地来到自己家门口对着爸爸喊,叔叔家买电视了、叔叔家买电视了。喊了两遍突然想起,买电视机毕竟是叔叔家,而不是自己家,于是先前还在高兴地我,一下子“哇”地哭了。
这一切,真的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般。但生活就像流水,就在昨天,7岁的小女儿和我说,日子一天天、一年年就这样过得好快,我马上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去读小学了。一个孩子都在感慨时间的流逝,而对于已经迈入40多岁门槛的人来说,几乎是已经要憧憬人生的夕阳了,我们的时代快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