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基金小白手把手(简七理财014)》读后感1800字
现在是输出时刻:
所谓合理有效投资理财,就是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将自己的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实现利润最大化。
投资理财需要好好把握“道”和“术”的结合。所谓“道”就是自己的一些理念,对金钱的看法;而“术”是在正确理念的基础上选择的合适有效的方法问题。安全性(或称风险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应该算是“道”的范畴了吧。保本,保本,还是保本,这是第一前提。当然,这里的保本不仅仅是资金的绝对值没有损失,更大程度上是在资金绝对值没有损失的前提下还要不落后于通货膨胀。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土豪可以忽略),是“道”。
那么,有了“道”的指引,就要学习如何驾驭“术”了。这一点要具体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比如个人资产状况,个人的财务知识储备,家庭状况等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合适的。
现在的“术”有哪些可以学习和尝试呢?最接地气的应该是银行储蓄了吧,安全,方便,但收益低嘛,3年定期利率才2.75%,较适合一部分老年人和财务金钱观念很匮乏的人群自己个人临时资金备用,我爸妈应该属于这一类人。另外,还有哪些呢?目前自己了解的应该这些:银行理财产品(另有银行票据)股票,基金,保险(投资储蓄型),信托,黄金,房地产,艺术品收藏,等等。当然,还远不止这些。
这本书主要聊的是基金。基金是个什么东西呢,基金是一种投资理财方式(相当于废话,人人都知道)。它主要是由基金公司发行,由投资者申购,通过有丰富投资经验基金公司经理打理,投资到一些标的物上,比如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将投资收益分红给投资者的一种投资方式,当然了,也有可能没有收益,只是亏损。说白了,就是你拿钱给专业人士打理,人家收取一定的打理费用,有收益了给你分点,没收益亏损了不负责,这样说有点夸张了,不过意思是投资基金也是有风险的。根据基金投资标的的不同,市场上基金类型分为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债券型以及货币型基金,其风险是逐个降低,但收益也是逐个降低的。对于个人/家庭投资者来说,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可以配置不同类型的基金。不过,根据前人已有经验来说,长期投资股票型指数基金(股指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注意是长期投资,最好是定投方式(确定的时间确定的金额)。
背景只是太多了,现在集中在购买需要注意的问题吧。
1第三方平台申购,天天基金网,蚂蚁金服等。不过,用证券账号购买好像不收取申购费?
2长期来看,红利再投资方式比较好。而且据计算,当定投两年以内时,前端收费划算,而当定投三年及以上时,后端收费较划算。
3申购基金的步骤:
1)先根据基金成立时间筛选,一般选至少3年以上的,3~5年的差不多,但也不能时间太久,比如10年左右的,这样不易甄断历史收益情况。
2)基金的规模,一般20~75亿的吧(具体数字有待确认),基金规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基金的认可程度。
3)基金公司的规模,比如老牌基金有华夏,嘉实,南方基金,博时基金,易方达基金等。新兴的还有如广发基金,天弘基金(被阿里收购了,支付宝就是依托于天弘的吧)。
4)重要的应该是基金的业绩排名和评分指数。评分指数可以在晨星网及天天基金网输入基金代码查询,一般近五年五星,近三年五星的比较好。另一个就是历史业绩排名了,一般可以参考四分位排名法,可以和同类平均收益以及沪深300指数收益比较,当然是选择靠前了,可以筛选最近3年,2年及一年和六个月内业绩排名靠前的,从长期——中期——短期收益进行评价。
5)基金经理的业绩能力。一方面看基金经理打理的基金类型和行业,另一方面看基金经理的任期时长和任期内收益,折算成年化收益率,逐个筛选。
6)基金收益的最大回撤率,α以及β指标等,可以通过晨星网查询到的。
7)定期检查,提出业绩差的基金。一旦申购确定某几支基金后,需要定期检查,看自己的判断有没有出错,一旦发现判断有误,及时做出调整。
8)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定投是个较好的方式,一旦选定,就要做好3~5年的投资预算,不能中途随便终止,这样才能享受到基金定投带来的“微笑曲线”收益。进行定投前有三点需要评估:1有持续的现金流,也就是说不能由于自身原因中途停止定投;2基金公司不会破产清算,这就需要选择靠谱有规模的基金公司了;3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是上行的。当然,中途出现震荡也不会影响太大,定投主要就是靠摊低平均成本来获取收益的。
另外,我觉得也是最重要一条吧,不懂的不要随意碰。要在了解熟悉到一定程度上后尝试进行。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想到哪就写到哪了,可能挺乱的,先就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