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读后感1100字
历史是百姓之血泪史,历史是残酷的,每当翻开史籍,翻过的每一页,都是许多人的精彩一生,但更有无数底层百姓的血泪,是鲜血写就了史册,是鲜血塑造了真实的历史。看完潜规则,再读血酬定律,更解释了背后真实的历史规则,元规则,即暴力实力的比较,紧接着就会推出血酬定律,在阶级之间的划定,就是一条隐形的血线。无论官,匪,商,农等,都是有条血线,在推导下去,就是所谓稍文明的法酬,也就是国家划定的界限,最表面的所谓道德。由此可将文化,粗分为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弱势文化,现在倡导的国学,大部分属于此类,真正有用的反而很少人去读,其典型特征,就是破格获取的心里,但大多也是想想,迈出去就需要血酬,强势文化,以前解读为,顺应道的文化,就是掌握事与物的规律,树有纹理,事有事理,但现在看来不太全面或笼统,既然道法自然,那无疑丛林法则是其很重要的主干,一直被道德经里的天道人道的说法困扰,那或许仅是圣人对百姓的安慰,或者仅是对大势或大数定律而言,需要太多的血酬才能换得的各项权利与利益。农民在历史上,几乎没有权利,仅是被人宰割,尤其在帝制统治下,唯一的一次,应该是毛时期的文化大革命,百姓才有伤害官员的权利,毛批判儒家思想,而透露出很强的墨家思想,最重要的是平民思想,然而没有任贤的思想,难以成功,现在批判文革,确实有其理由,但更多的是现在统治阶层,谁在书写,谁在定性,是百姓嘛,恐怕只有被忽悠的份,要是问问田间山野,他们会说毛的不是嘛,毛说的我们要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更要善于创造一个新世界,文革就是在打破旧世界,但依然没有时间去创造了,也可能是时代的局限,如果没有文革,邓的改革不知道难几倍,如果没有文革,现在的腐败恐怕早已难以遏制,当然只是事后的评论,深处其中的人是煎熬的,这也是血酬吗,酬还上千年的帝制,时间又稍显不足。凌驾于血线至上的皇帝,是其祖先造反时,巨大的血酬红利,只是遵循圣人设置国法的法酬,其实历朝历代正常法酬都是很低的,但皇帝代理人们重新划定法的界限,一直划到了血线,振臂一呼者,是为英雄,原本是形容草与兽的,形容到人身上,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还有一个身份,代表大部分没有话语权的百姓利益,但百姓也仅是在血线附近徘徊,因此很容易出卖他们的英雄,因此英雄可能真正做到了,与之对抗集团天天挂嘴上的圣人之言,近仁近义,当然大部分也舍生取义了,在弱势文化的土壤里,自然塑造了民之劣根性,英雄所谓,也只能是救贫贫不离,杀富富不去了。还有一个理想化人物,就是武侠里的大侠,又满足了中国人对皇帝梦的变异想象,但也仅是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