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野蛮人: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读后感800字
在去年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宝能强势入驻万科时用了“门口的野蛮人”这个词,这是我第一次对这个词有了初步印象。不过那是权当一个吃瓜群众看热闹的心态来审视这个新闻。今天有幸读了此书,算对于“门口的野蛮人”有了一点浅显的认知。
这本书给了我两个感(错)觉:公司高层都上演着职场版甄嬛传;美国(大)公司大多都是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关于第二点这个跟东亚的公司制度有些非常明显的差别,东亚公司制度更倾向于家族企业,国内暂且不言,毕竟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内大公司的创始人都还建在,比较日本、韩国、香港这些成熟的经济体也都倾向于家族企业。这其中所牵扯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就比较耐人寻味了,这里由于学识问题,这里暂且不表。我个人是倾向于认为职业经理人的公司制度更加有利于公司长久发展。
“野蛮人”杠杆收购的大致流程:发掘公司价值被市场低估的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及发行债券融资–取得目标公司控股权–包装公司资产寻找新买家或上市–获利离场。“野蛮人”跟正常的公司并购的区别在于“野蛮人”不以公司长久经营为目的,他们像是贸易商,不过他们交易普通的商品,而且市场经济的主体-公司。
对于“野蛮人”我的态度是中性的,甚至是有点偏积极的。当公司本身作为商品放在案板上,此时公司更像是一头被宰的猪,而“野蛮人”就是那个屠夫。屠夫知道不同组织的不同价值,会以最优的方案出售这头猪。猪虽然没了,部分组织可能被废弃了,但是大多数组织却去到了最能体现它们价值的地方。
现在回过头看,为什么是万科?万科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发商品房企业,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管理都是业内顶尖的,而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万科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无疑是被低估的。再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创始人对公司股权的放弃,使得公司股权分散给了宝能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