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读后感700字
这本书让我联想到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两者有些相似也有很大不同。我并非特意对比两者,只是觉得人世上、尤其在文艺方面常常存在着一种因缘巧合。这因缘并不神秘,它可能是必然与偶然的巧妙遇合。我大胆猜测这两本书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极大的相似,甚至作者的思想都不约而同地用类似的手法表现出来。例如它们都采用了手记体裁,主角形象是与世间格格不入者。
不同的地方在于,太宰治笔下的大庭叶藏是游离于人世的颓丧者,对生活和人类充满不安和恐惧的年轻人。而荒原狼哈立已经老了,经历了生活的形形色色,睿智而敏感,却已不知如何生活下去。正如书中写道:
你曾经是一位艺术家和思想家,曾经是一个充满欢乐和信仰的人,一直在追求伟大和永恒,对漂亮而渺小的东西从不满足。但是你越是被生活唤醒,更清楚地认识你自己的面目,你的困苦就越大,就越深入地陷进痛苦、不幸和绝望之中,深不可拔。而你一度认识、喜爱和尊重的一切美好和神圣的东西,你原来对人们和我们崇高使命的信仰,现在对你都无济于事,变得毫无价值,支离破碎了。你的信仰已不能呼吸,而窒息是一种痛苦的死亡。
这本书很难读,可以说黑塞的书都比较晦涩,但只要保持耐心坚持读完,会有收获的,特别是作者的思想融入在手记前的人物介绍中,在人物对话中,场景中,不仔细看就会不小心错过,所以不能囫囵吞枣地看,适当的划线和笔记很重要。手记的部分感觉很像是意识流写法,越到后面越看不懂了,只能说大师之作非尔等平凡人可以完全理解的[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