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语文教师》读后感1600字
这本书是上学期期末加入书架的,这两天在做相关教学设计的时候,突然发觉脑子里空空的,不知如何去下手,打开微信读书,看到了这本书,开始阅读。
这本书有许多地方我都做了划线的标记,看到了许多的我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
从上周日开始,到本周周三上午,一直在准备《济南的冬天》,一开始,上周日下午,坐在图书馆,只是盯着那短短的课文看啊看,希望能从中看出些什么。最后,什么也没看出。周一上午,起了大早,继续盯着文本看,这时候拿起了笔,做了些笔记,似乎看出来了点什么。周一下午,组内展示,演讲过程很流利,但是,表情与动作僵硬;片段教学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十分糟糕了,我自己在讲台上有种讲不下去的感觉,似乎,心中所想与所展示的东西差了万水千山。心中条理分明,讲出来的时候,是一团浆糊。
下午,结束后,一个人在教室坐了一会儿,想不到用什么方法去拯救这样的挫败感。
晚上,躺在床上,心里烦闷得很,一点都不得劲。这样的负能量,慢慢消解。
“要是有什么教师能给一些经验便好了。”心中这样想着。就这样看了这本书,其中给了不少的思考。于是,周二早上又起了挺早,开始做PPT。从起床到下午两点多,一共做了三个版本的PPT,每一次的否定都是希望下一次更好,可是,最后还是因为时间原因放弃了这三个版本PPT。
晚上,约了身边人,陪我在自习室讨论,最终,确定了一个点去做。那个晚上,由于种种原因,流了一次泪,大学第二次流泪。第一次是在军训时候生病的时,十分想家,一个电话打过去,就忍不住哭出来了。尽管有流泪,但是心里更暖了。在压力十分大十分焦虑的时候,身边有人可以去依靠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回到寝室以后,又开始做PPT,第四个版本的PPT,十一点四十左右把PPT做好。之后,又在上厕所的时候熟悉了演讲和授课过程,完全躺在床上的时候已经十二点半了。
躺在床上完全睡不着,脑子里有的只是演讲话题和授课片段,以及,咚咚咚的心跳声。一点半的时候应该是睡着了的,四点多的时候便醒了。耳边听到的仍然是咚咚咚的心跳声,心中所想仍然是演讲和教学。这个晚上,怕是我目前所经历过的最紧张的时候。
为什么这样紧张?高考时候都未有过,关于原因,有如下:首先,这是一个比赛,既然是比赛就有优劣之分,心底里有些好强的我,怎么能甘心落后,于是,一遍遍准备,一次次紧张;其次,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正式在全班面前做汇报。以往,都是退在后面,今天要走在前面了;接着,作为一个在过去的两学年里拿过三次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的人,同学对我的印象应该是“她是优秀的,她应该是全方面都是优秀的”,这样,一些固定的印象给了一些十分大的压力,这样,我只有尽力让自己达到别人期望的那样的优秀。最后,我十分在意台下人对我的看法,又一层压力袭来。
带着这样紧张的心情,熬到了早上七点,起床。临到比赛之时,反倒没有那么紧张了。在吃早饭的时候,我又理了一遍思路。
比赛的时候,演讲十分紧张,讲课比较好一点。整个过程结束了,比赛结果是不好的。原因有主观的,当然,我坚持认为是有客观原因的。嗯,失落,空空的,想回家。这是当时最真实的感受。
后来,平静了一会儿,我告诉杨,其实,心中是喜忧参半的吧。喜的是有了突破,有了过程,有了这样的体验,有了这样的收获,收获到的是一种思路,一种心情,一个始终会陪你的人。忧怨的是,经验太少,练习太少,结果不好,努力也不是一定会得到回报。
嗯,这些天的感受借此机会写了出来。总会在心里问自己,以后,真的是确定当教师吗?如果是,那还真的是差的远了呢,你,许多方面还不合格;你,还不够优秀。
最后,总得为自己打一点鸡血,炖碗鸡汤给自己。发现问题,便去解决问题,问题暴露得越早,便越早去找方法解决。如果还不够优秀,便努力去优秀。希望以后的日子里,陪伴你的不只有身边的爱,还有,自己给自己的一点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