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们的红楼梦》读后感1100字
这个暑假与《红楼梦》又一缘
前段时间去黄山游玩,第二天到飞来石时,有导游和游客谈到这块石头就是当年87版《红楼梦》的拍摄地点,电视剧我看过,但对这飞来石没有什么印象了。后来下到谷底的时候又有旅游团导游介绍说:“远看飞来石是心形,当年《红楼梦》拍摄的地点。”我一看果真是心形,妙哉。当时就执念回家一定要再看看《红楼梦》,看看飞来石在哪里出现,还想看看电视剧里还有黄山的什么景点呢,悬而未决,一直悬着,旅行过程都惦记着。
回到家第二天居然发现中央八台电视剧频道正在演87版的《红楼梦》,可惜已经演到35集,宝玉他们深陷囹圄了。幸好电视有记忆功能,能往前看一周的。往前一翻正好七天前从第一集演的。可以从第一集看起,缘来,愿满。从此开始了《红楼梦》补看模式,我每天必须看四五集,要不然第二天就没有了。虽是硬指标,但很喜欢,所以很轻松,做饭收拾屋子都有电视看。
序幕中就看到了飞来石,好熟悉,就像见到熟人的那种感觉,还仔细观察了下和前几天看到的有什么差别。我之前为什么就没注意呢,奇怪 ,不过就是看到也不知道那是飞来石啊 。
从此一周开启了红楼精神之旅。边看边缕人物关系,这个不难;边看边慨叹当时演员的尽责,这个在现在太难得;边看边探究电视和原著的差别,有很多红学专家担任了拍摄顾问,这个在今天浮躁的社会更难……30多集都是精华,都是经典,不像今天随便一个剧动不动就四五十集,还要第二部第三部……更有甚者,有的剧需要追,一追先演半集前面的……派头太大……三十年的变化挺大
电视剧快要结束的时候,又很巧合地在微信读书上看到了当年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写的《1987:我们的红楼梦》,赶紧加入书架,迫不及待,很少有书让我有这么强烈的欲望去读,因为信息太快,选择太多。茫茫书海,正好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书,正合心意,正中下怀。就像是读名人传记,名人自己为自己作传,才能道真情说实话吐真意,读者才能随着他的脉搏而跳动。外人写的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欧阳作为演员,而且是主演参与了电视剧的前前后后,就像线索一样,他可以贯穿台前幕后,他了解演员的甄选过程(这部剧不用明星,演员全国海选,高中时有同学告诉我她妈妈参加过海选,所以对这点最期待),他可以告诉我们当时拍摄的细节(衣服啊,化妆啊,还有宁荣二府那么多古董家什哪里来?),他还可以说说如今的演员当今的生活,让我们从荧幕上走出来进入他们的生活,他可以从他的认知再看红楼。毕竟时隔三十年,他提笔再创作,不止回忆,更是情怀。所以很期待!
2017《红楼梦》播出30年,它经久不衰,反更经典,这个暑假我又与《红楼梦》结缘!意料之外!惊喜其中!!多情故人,忧乐相思!原著还是要再拜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