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读后感1200字
谁恰巧遇到这样的事,心就会裂成两半
20世纪70年代初,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老师带着教育革命实践小组来到西坪村采风编教材。高中生静秋被安排在老村长家,村长媳妇介绍情况时,提到了一个名叫老三的小伙子。他是地质勘探队成员,平日作业,很少回家。静秋对老三很好奇,终于两人相见,以山楂树为话题,袒露心扉,互有好感。老三送她钢笔,陪她解忧,慢慢两人暗生情愫。但静秋返城时,听到老三有女友的传闻,态度骤冷。静秋的父亲被打成右派,母亲在劳动改造,她和弟弟妹妹课余帮母亲糊信封,生活很艰苦。为了能留校,静秋还要辛勤打工。被误会的老三,只得暗暗想方设法帮助静秋,直到两人重归于好。但他们的事被静秋的母亲撞见了。为了静秋的前途,老三在逼迫下许下了彼此一年零一个月不再见面的誓言……
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却是极重情谊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时候,1976年,老三他还很年轻。
清明的场景和不断涌现的揪心细节。它在亲历者充满悔意的反复追忆下。展现。
在书中,作者把山楂树描写成很美的一种树,似乎那种光芒是可以盖过任何一种绚烂的花朵的。是一种纯洁的爱的象征。而事实上,山楂树只是山间很普通的一种树,朴实无华,很难让人注意到。似乎在解释着,其实这样的爱很普通,别人的生活里同样存在。爱情。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每个人是否都有一次“山楂树之恋”,那是首次惊遇妙人的狂喜、紧张、自卑,无限渴望与极度压抑等复杂感情的结晶,那是每个年代的人都有的初恋情形。仅有一次,终生难忘。我们的爱情,到了最后,怕是都会成为我们的习惯。习惯。习惯。在我们分开的很久以后才会明白,不是陌生,不是距离,而是我们彼此都成了习惯。所以怎样度过失恋的痛苦,那就是把它当成习惯,久而久之,也就淡然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习惯总是抱着淡定的态度,我们很少会去主动改变。而爱情亦是如此。恋爱的时候,我们抱着习惯不放,原来爱你是一种习惯。原来去爱一个人也是一种习惯。分手之后,我们抱着习惯不放,我们把一切都看开了。怪不得常听别人说时间会淡忘一切的。一定会的。老三的离开也是一件好事,不用经受婚姻的坟墓,至少留在静秋心理的印象永远是完美的。他的离去让一切成了一部哀伤的童话。静秋,你会不会在老三走后也是一种习惯。并没有太多忧伤,只有悔意。所以并不想念。
老三说:“只要你活着,我也还活着。若是你死了,那我就真正的死了。”怎样的感情,能把一个人的生命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续。我们都盼望拥有这样的感情。
我想还在路上对我走过来的你说
认识你,是我命中最幸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