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读后感_1000字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读后感1000字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是我看的文珍的第一篇短篇,也是看完她三本短篇集之后仍然最喜欢的一篇。其实文珍的风格比较单一,无非是敏感又脆弱的主角想要摆脱日日重复的无聊现状,却要么限于道德要么限于体制而无力改变,以致常常在内心折磨自己。一篇篇的内心独白式小说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堆人名--詹姆斯·乔伊斯、马洛伊·山多尔、亨利·詹姆斯等等。但《美术馆》不一样。

《美术馆》的格局很大,女主角仍然想逃离令她窒息的日常,但这次的逃离里不止关乎个人,还带上了家国之思,带上了她对偌大的北京城的眷恋与生疏。自然,我说“生疏”只是我个人的揣测--我其实无法辨别历史叙述里的文珍对北京城是怎样的看法。她笔下的女主角显然对北京是有过想象的,不管是五四还是十七年还是那个更加特殊的时期,乃至大家都缄口不言的那场运动,她一定幻想过变成一个热血青年改变这片土地的不合理制度。然而事实是,她不仅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她甚至可能无法在这座城市里安身立命,更有甚者,日复一日的压抑生活她都无从改变。所以她想逃。她只能逃。那她不爱这座城市吗?显然也不是。她熟悉这城市的每一处大小景点,她爱的人在这里,她的牵挂也在这里。她只是快要窒息了,这城市已变得不是她想象里的样子了,她和这城市、这国度生分了。她自然要逃,她想要生活在别处,尽管最后还是不得不回来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土地。

她要逃。逃离生活,逃离他,逃离这片土地。其实“美术馆”也许是个隐喻,它象征了着文化传统,那些被固定在画里的人其实也是被固定在琐碎日常里的个体。或者是一个再造的“伊甸园”,整个空间里只剩下了她与他的亚当,只而她受了民主自由的引诱,她要离开这片似是而非的乐土,而亚当却比她看得更透,已经没了挣扎的欲望。这样看来也许是对爱情神话的消解--自然,文珍也是擅长解构的。

文珍的笔调有些哀伤,看完常常让人心里很郁结。写作技巧无疑是好的,言语之间对于前人作品的引用化用非常娴熟,不露痕迹,而如我这样爱卖弄的人发现一处往往心中暗喜,或许这是文珍留给我们的“彩蛋”吧。总体而言我是喜欢她的行文的,包括技术和语言,只是她语言上的个人风格不是特别明显,至少还没有明显到像张爱玲或严歌苓那样的程度。不过,她还年轻,未来可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80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观2014《开学第一课》有感400字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今天,我看了《第一课》,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了解。 礼,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文明礼仪不仅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知识与学问,还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与素养。…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24
  • 《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读后感_600字

    《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读后感600字 中医体质学的创始人,王琦老中医就九种类型的体质一一进行解读,配以体质测试题,以及调理的方法,实乃良心之作。 在医学理念方面,西医的关注点是疾…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90
  • 《流浪地球》观后感影评

    《流浪地球》观后感影评: 在这部电影之前,我们的文化中,有着厚重的历史和人文,这部电影之后,我们的文化中,将会拥有星辰大海!这是我在看完《流浪地球》后,第一个出现在我脑海的理性思维…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41
  • 读《挖井之僧》有感200字

    从前,在两座山上分别住着一个和尚和一个道士,两人几乎同一时间,来到小溪挑水,天长日久,两人成了好。时间过了五年,忽然有一天和尚不再来挑水了,道士很担心,决定去看看他的老友。道士匆忙…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113
  • 《地球:神奇的一天》观后感30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有趣的纪录片。里面讲了好几个板块:有神秘的热带雨林,有辽阔的非洲大草原,有浩瀚无边的,还有冰天雪地的岛屿…… 这里面还讲了许许多多的,每一个都非常的勇敢。最吸引我的就…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94
  • 《作文里的奇案》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里的奇案》一书由法国作家伊夫.格勒韦写的推理小说。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埃尔万和卡桑德拉。事情开始于一堂课。达莱纳女士给大家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要求全班二十五个在早上九…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1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