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杨绛传》读后感1200字
从杨绛的《我们仨》到这本《认真的年轻,优雅的老去》像是一个连续,把杨绛一生中的点点滴滴串成了一串美丽的生命花,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多的思考。就像杨绛先生百岁之年,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虽然先生在书中没有涉及信仰的任何只言片语,然而这段话却能够深深感受到那种灵魂终于回家了的强烈渴望。就像先生讲的,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率。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此刻也就是灵魂该回家的时候了。
先生说:“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无良心之人,绝不可能有真正的修养。在杨绛先生平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洗澡》中对灵性做了更详细的讲解,文中说:“假如说,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炼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杨绛一生都在追求文学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杨绛先生美满的婚姻生活为她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条件。在小的时候先生就耳濡目染了父母和睦的一辈子,这对以后杨绛的婚姻态度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书中描述的那样:她的父亲母亲,虽是夫妻,但更像老友。两人相敬如宾,一辈子不曾吵架。那个年代夫妻不吵不闹的也不少,但女子多半委曲求全,一味迷信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不想也不敢与丈夫争执。但是杨绛的父母不同。他们是彼此真正的知己,无话不说,而且不准孩子插嘴,仿佛生怕破坏他们之间的温柔似的。”
杨绛和钱钟书的婚姻也延续了这种方式是夫妻更是灵魂伴侣,而杨绛为了钱锺书则做得更多。 杨绛回忆说:“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杨绛的辛劳、付出和牺牲,钱锺书一一看在眼里。他知道妻子劳苦,事事都得她做,钱锺书心里不忍。因此,他常常躲到卫生间,把门关上,自己悄悄洗衣服。尽管洗不干净,有时甚至帮了倒忙,可是他的爱与心意摆在那里,杨绛不会不明白。
做为今日女性,我们是不是也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可以让你变得更好,我愿意卑微,甚至平庸。”-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