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纪念版)》读后感700字
饿梦醒来是黑暗。
摩挲摸索到手机,却发现是早晨三点多,离天亮还早著呐。
温斯顿从饿梦中醒来却是不知道几点,不知道距离天亮还有多久,他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支撑到天亮。因为他对这个天亮已经没有了感觉。
将《1984》的肌体剥离与解剖,剩下的只有一个男人不甘于单调枯燥的活著,思著挣扎与叛逆。但现实之刀凌迟著他的思想与行为,而决定他生死的最后一刀却迟迟地没有落下。观众们(读者)被那翻飞的一片又一片的薄薄的肉捏弄得血脉膨胀,激情四射了的。但对那最后一刀却亦不抱有幻想,于是膨胀的血脉与四射的激情懒散地瘪巴下去了,一群浑身上下都是癞廯的流浪狗儿忘我地舔噬著那泥土中残留的血迹。
《1984》总是给人以无数对于现实的比对,将虚幻幻化为现实中的发生。不时地比较著这个中国的,这个朝鲜的,这个德国的,这个美国的,这个英国的,不一而足了的。却忽然地想,圣人云,仁,人也。仁,乃二人也,一人乃人也,一人则为非人也。仁,若二人摔角,人胜非人,则人性光辉;反之非人胜人,则兽性大发。
温斯顿,《1984》中的男人,朱莉娅,《1984》中的女人。男人与女人之交合,本质于繁殖。当这种交合没有繁殖的本质,亦即非生理需要与生理需要的交合,亦即非温斯顿亦可,非朱莉娅亦可了的。于是温斯顿寻了那年老的妓女,茱莉亚则觅了那或老或小的党员来满足了的。因此,温斯顿理解了茱莉亚的背叛,茱莉亚亦理解了温斯顿的背叛。但理解了不代表脸面的理解,邂逅还是还以脸色了的。
当然这种理解就如同温斯顿对于奥布兰的理解。当然温斯顿对奥布兰的理解更为深刻一些。奥布兰是温斯顿的知己,亦可以说奥布兰是成长起来的温斯顿。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人即非人
人类历史,正是在人与非人的较量中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