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而居》读后感_900字

《借山而居》读后感900字

《借山而居》所感

童年时,我的故乡便在终南山下的村子,所有那些儿时的记忆一直深埋在内心某个最柔软的地方。作者借山而居,而我年少时依山而居。这本书图文并茂,很多画面勾起了我儿时最美好的回忆。碧空如洗的瓦蓝的天;艳红的砖房和红砖铺就的地面;傍晚烧炕时温暖的味道和浓烟袅袅的感觉;黄土路面被行人踩的光洁,但想起来温实而厚重;还有冬日里倚靠着麦秆垛子晒太阳,听老人掰扯家长里短鬼怪狐精;还有那一串串看到就两腮泛酸的野葡萄;清甜温热的五味子;浓香扑鼻的八月炸……那便是对儿时最美的思恋。因此对于隐者的生活,现在的我亦常常心向往之。

冬子说:“他不喜欢画画,也不喜欢写诗。因为任何对疼痛的表现,都不如直接给他一把刀子。写诗只是接近诗,而始终无法达到诗。所以诗意的存在着,比写诗更重要。”而我则不以为然,诗意的存在是“独善其身”,写诗则是“兼济天下”。中国的文人大多都有隐者的情怀,而当下又都欠缺隐者的魄力,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兼具了“社会人”的因素,即使有作为隐者情怀,但难为隐者。因为责任,因为需要作为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父母的儿子、家庭的主心骨、团体的一份子……传统儒家文人出世的思想,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今照顾好家人,让朋友觉得可靠也是一个“社会人”的立身之本,养家糊口,虽不足道,但亦不可耻。一个自由的人,更需要用自律约束自己。套用作者爱情观的话:“生活(爱情)要想幸福、唯一的办法就是专注,而专注就是责任,责任就是自律,自律是抑制丑恶的滋生,抑制丑恶的滋生就是让美好喷薄,喷薄而出的美好,便是幸福”当然这里的“丑恶”应该也包括自私的隐居。虽无奈,但莫失隐者心,“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如若吾孑然一身、亦或和亲人的三观相符,也许也会选择像作者这样去潇洒的做个隐者,或访僧道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与乡镇之间、或乐琴棋与洞府之内、或驾小舟与江湖之中……潇洒坦荡;不问繁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阅金经、烹茶煮酒;春秋耕种、冬夏读书……

2018年2月2日晚 愚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82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西厢记》读后感2000字

    古代女性地位及命运——《西厢记》读后感2000字: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有了……《西厢记》! 崔莺莺,已故相国之女,才貌双全;张君瑞,没落贵族…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46
  •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笔记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笔记 今天开始读菲茨杰拉德的书,应该说这是一本名叫《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集,看目录这本书收录了六篇小说,第一篇就是今天我在看但还没看…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38
  • 我们班的小童星读后感400字

    金笔小荷图书馆开馆后,举办了21天小书虫亲子阅读活动,在这期间我读了无数本书,但当我读了《我们班的小童星》这本书后,我才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童真。 《我们班的小童星》一书讲的是:外号…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88
  • 读《一枝红杏》有感600字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成了和坚强的代名词。出墙的红杏,让我们真正明白了生命的信念。 一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土里。杏树在多石的土地上发芽了。孩子发现了它并搞…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66
  • 邦金梅朵读后感600字

    雪原之花――读《邦金梅朵》有感 茫茫雪原,暖暖真情,因为一句承诺,梅朵十六年来倾情奉献,化作守护使者教化着纯真而稚嫩的儿童;由于的感化,邦金用她的余生接替的工作,回到养育她的雪原,…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346
  • 读《做最醒目的那一棵树》有感600字

    读了《做最醒目的那一棵树》那一篇文章,我知道了当自己做得很好的时候,不可以骄傲、自满,只需让自己做得更好。 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被分到了一个林区小镇的一所中学当。由于作者努力工作总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0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