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深处:二战日军中国慰安妇影像实录》读后感_1900字

《历史的深处:二战日军中国慰安妇影像实录》读后感1900字

中国“慰安妇”问题至今没“去政治化”看待

中国“慰安妇”作为国家之争的“符码”

1945年8月日军战败,中国“慰安妇”问题仅仅是作为对汉奸和日本战犯审判的罪状,作为日军使用日本营妓制度的荒诞注定灭亡的象征,作为战后中国悲惨处境的描述。其根本目的也是动员民众的抗日决心。

但…仅此,无人再去探究她们中日战时地狱般的性奴役生活,战后也没人再去她们关注心中埋藏一生的耻辱和冤屈。更甚的是身边家人的不理解,乡里邻居的歧视,最后只得隐姓埋名,远走他乡,如林爱兰,毛银梅…

对于战后,中国20万的“慰安妇”的问题却被当时国人乐观地忽略了,以为解除了她们营妓身份的枷锁就能解除她们心中的痛,就能给她们换来初升的阳光。殊不知那段惨绝人寰的经历已成她们的烈日,不敢背着烈日前行,就怕看到自己旧时的影子,只能向着烈日,忍受着夸父追日般地痛苦,寻找救赎的清流。“慰安妇”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轮正午的阳光,你不去看他,但他就是存在,你看着他,必定要刺痛你的双眼。再之后中国很快进入了国共两党的内战时期,而”慰安妇”作为民族主义的叙述内容已无法适用于国内战争,中国“慰安妇”问题更是迅速被忽略了。

1992年的时候,万爱花在东京勇敢地讲出了自己的故事,但当时在国内并无报道。直到21世纪国际社会对于“慰安妇”问题的关注度提高了,中国“慰安妇”问题才逐渐被中国媒体提上台面,很可惜的是中国“慰安妇”问题仍是作为一个两国政治的“符码”存在,这在人文道德上是令人遗憾的。当民族主义需要她们时,就会启动这个符号,当民族主义不需要她们时,又会被封存。文中李秀梅,刘面换对日本的诉讼均以败诉结尾,其实不知她们两人对日本政府提出诉讼,又有黄有良、陈亚扁、林亚金等等。但时至今日仍无一人胜诉。在今年2017年8月12日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起诉日本政府的中国“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去世,现如今中国已知“慰安妇”仅剩8人!真心希望我们的国家能成为她们坚强的后盾,替在世或20多万带着冤屈不清不白已经离去的她们讨回一个公道,还一个清白,让世人认清日本军阀的丑恶嘴脸,铭记历史,让悲剧不再重演。

知道《二十二》纪录片是众筹拍成的,心里有凉意也有暖意。电影的目的性是好的,警醒国人勿忘国耻,历史不该被遗忘,但同时也希望留给她们一片安宁,不是频繁跑去她们那儿再去揭伤疤,而是呼吁社会媒体的关注,继承20多万冤魂的诉求,讨回一个公道。

分享一段网上流传的话(有节选),内容被质疑,但我被触动了。

慰安妇口述:“我恨日本人,我更恨歧视羞辱我的中国人;全村的人歧视疏远我,摸下她们的小孩她们都觉得脏,妇女甚至当面骂我破鞋;各种运动首先抓我出来批斗,质问我为何替日本人服务,是不是日本特务。”

再谈回本书,我注意到有几个特殊的关键词在她们的叙述中出现的较为频繁

_自杀,死亡,小脚,不孕,女儿_

卿人难求一死,乡人难求一活。

没有理由不相信,当时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女们被困在日本的“慰问所”里,对于生与死的选择都是一种奢求。像林石姑想要跳河自尽,却被日军拽回来,承受日本禽兽生不如死的暴打,蹂躏,欺辱。如果要逃跑,又会受到日军对全村人的威胁报复,不得不说她们是伟大的,牺牲自己一生的清白选择顾全了全乡人。

再相见,已离散

多少“慰安妇”回乡之后早已夫离子散。因为遭受日军非人的对待,很多“慰安妇”失去了从女子到母亲的权利。她们很多人都会选择领养一个孩子,我发现一件很有意思又很正常的事,文中只有两个人,刘慈珍和何玉珍从亲人那过继到男孩子,其他的都是领养了女孩子。可以预见,当时重男轻女的观念也束缚着她们的冤屈。谁敢说,说了又有谁会听呢……

孩童时,她们忍受着痛楚,没有自己的选择权,接收着来自长辈的所有人生安排,裹小脚,指姻缘…以为再吃多点苦就能过上安稳日子的时候,豆蔻之时日兽入侵,没了家园没了清白。然后文革,没了尊严,没了希望。到了而今,风烛残年只想要个侵略者一个道歉都难呀。

说到小脚,又是一个话题

为此我引申到男权主义,又想到了当今盛说风云的女权主义,谈到了 “中华田园式女权”很反映了当今的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女权主义这个概念在中国已趋于黑化。有兴趣可以看看评论最后推荐的文章,有的有些偏激,答应我,别打我好吗

参阅文章:

关于中国“慰安妇”

《宋少鹏|媒体中的“慰安妇”话语 –符号化的“慰安妇”和“慰安妇”叙事中的记忆/忘却机制》

二十二:五分的题材,粗糙的善意(二十二)影评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755249/

关于女权

【女权主义者到底在追求什么?】混沌椰子王:如果不了解女权的发展史,这个讨论就会变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38078/answer/123719800?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分享自知乎网)

【为什么现在有的人会觉得女权是贬义词?】匿名用户:本人男性,有些观点或许会冒犯女性…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41851/answer/146355338?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分享自知乎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82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热爱读书的罗蒙诺索夫》有感

    们,你们知道罗蒙诺索夫吗?是的,他就是俄罗斯伟大的科学家,由于他在俄罗斯科学史上的诸多贡献,被誉为俄罗斯科学的始祖。18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出身于分期人家,从小热爱读书。但由…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150
  • 《时间简史》观后感800字

    时间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它给予每一个人的分量,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些人,不懂得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时间,十分拖拉,惯于把时间收缩,收缩到一辈子就只等于一天。而有些人,却可以将时间无限膨…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77
  • 阅读《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

    阅读《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 简介:《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其哲学思想仍然值得现在的我们研习借鉴。作者孙武。 喜马拉雅上的音频“长篇解读…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45
  • 《大冬瓜的自卫战》读后感300字

    里,在的推荐下,我读了阳光的《大冬瓜的自卫战》一书。刚拿到这书时,我就被这有趣的名字深深的吸引了,这本书的确也像它的名字一样好看,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 杨自热在班里号称“冬瓜大总…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44
  • 观《可可西里》有感400字

    周末,我观看了一场电一影《可可西里》。影片的场面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我,震撼了我,让我热血沸腾,义愤填膺。 电一影《可可西里》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而来,故事发生地可可西里,位于…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96
  • 为了梦想——读狼王梦有感600字

    为了梦想——读狼王梦有感600字: 合上书页,那匹黛紫色的母狼——紫岚,久久在我的脑海里徘徊。 它,紫岚,为了实现已逝黑桑那未成的遗愿——当上狼王,付出了自己的一切:青春,精力,乃…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