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胜九败:优衣库思考术》读后感900字
给打个及格分吧,虽然自己不是这个服装行业的,但行业之间的运行规律还是如此相似的,进而说给自己的启发性的东西并不是太多,只能了解优衣库的一个梗概了。也许是作者功力不足,抑或是作者拿到的资料有限吧。
首先迅销公司肯定是遇到了经营瓶颈,不然怎么会从战略角度改变原有的服装类型(从西服到休闲服),进而柳井正利用老爹在服装行业的深耕细作,进而在战略上实施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发挥资本密集以及技术优先的策略。因此优衣库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从而会把服装的价格压到合理位置,并保证服装拥有好的质量。
其次,柳井正需要打造这个品牌,请了之前Prada的首席设计师,打造优衣库的极简风格,并且为优衣库的品牌国际化迈出第一步,再之后优衣库利用互联网开发的小程序借助博客迅速传播,进而起到裂变的品牌宣传效果。
再次,人员的管理以及考评上,“赛马不相马”,每个店长的选取以及称为“ssr”店长都是真枪实弹的从基层搞业绩上来的,并不是由管理层委派而来的,这就造成优衣库在人员机制上充满向上的活力,而不是大部分公司的官僚体系的管理风格。
最后呢,就是日本市场的局限性,因此就必须卖出国际化这个战略步伐,紧盯zara、H&M、gap等国际品牌的设计策略、营销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等,因此从在国外选店上都是斟酌再三的。比如纽约、伦敦、巴黎、上海等,这些门店的销售额以及利润初期可能并不乐观,但会给消费群体上一种国际品牌的认知。并且随着时间上的推移,每家店不仅增加品牌知名度,而且把销售额以及利润指标给提升了。
综合种种来说,本书比较泛泛,核心竞争力好像并没阐述出来,也可能自己没有捕捉到。补充一下,我想起zara这个品牌来,我记得有两点它做的很突出,一个是它捕捉时尚的设计能力(派千名设计师去各个国家捕捉最前沿的东西模仿加工设计),二是它的库存管理能力,并且它的前导时间最快能做到7-10天,而大部分服装品牌都是3-6个月,因此就是好多服装到达前段售卖的时候,服装已经过季或者不流行了,因此就导致大量的压货、存货。并且大多是企业都是死在供应链管理这个问题上,比如凡客、李宁、美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