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悔录(小说家的散文)》读后感2100字
机缘巧合之下,遇见了这本书,自此,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一发不可收拾。
名为后悔录,实是不悔集。书中以我界,他界,世界的经历为基本框架,谈生活,谈人事,谈别国人性与文化。作者似乎有一双看破世事捞干货的本事,看到讲他自己的生活,内心感触,日本的文化,人性,民俗习惯,时常看到一句心生感触,虽然我经常是断章取义,但局限个人的思想低度和那时那刻的心情,也算畅快淋漓,说一下我的感触吧。
一、坦诚
- 那种依附在他人的“骨”之上,以他人之“骨”为自己的“骨”,其实是无骨。此“无悔”也非彼“无悔”。《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也“无悔”,他是用自己的骨走自己的路。他自己选择,为自己负责。他不是被命运推着走,不是把伤口描绘成美丽的花。——《有骨》
苦难就是苦难,没必要美化成勋章,没必要像鸡汤文里说的把苦难说成是历练考验,谁不想顺风顺水,可是事不如意常八九,有什么办法,自己选的路,坦然面对就好。
- 我曾说过,这世界上的不幸不是人家对你不好,而是你自己确实不配。很多时候,我的痛是无法辩驳的痛,因为我确实并非无辜。——《签证》
当时读到这里,如梦方醒,满心的无力感。不是人家对你不好,而是自己不配,纵有千万个对你好的理由,也会因一句不配而哑口无言,无解的悖论,吊诡了。
二、深刻
- 人生不可能没有苦难,关键在于你必须认了——认了,就没有任何力量可糟蹋你了。——《生命不是用来糟蹋的》
开始与结束,幸福与苦恼,种种矛盾对立都在人生里,认了,经历了,才是人生,入世方能出世。
- 历史有时是没有良知的,历史喜欢逆淘汰。至于被淘汰者,只能安身立命。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运。命运这东西,不能选择,只能安命,或者索性拥抱。——《一个作家》
常说尽人事听天命,六字简单,做起来,难之又难。坚守本心方可尽事,单一个守字,会有多少困扰多少牵绊?时间可以改变,磨灭,或者铭刻,区别在于,能否经得住岁月与挫折,胜了,渡劫成功,飞升上仙,败了,身死道销,灰飞烟灭。
- 我发现,把世界看得再绝望,最后都会应验。而那些对未来抱着希望的人,有时会被证明是天真的,被历史所嘲弄。人生本来也是绝望的——《一个理想主义作家的告白》
某种意义上讲,人生在不断遇见,选择,牺牲,遗忘中度过,最终走向死亡。人生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或喜或悲,无人可以细数,幸福喜悦也许常有,但更多的是平淡,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乐观么?答案否定,我悲观么?是吧,或者,用一个朋友的话来形容——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而且,是很唯心,心外无物,在与不在,一念之间。
三、不太好形容,暂用博学吧
作者身为旅日作家,对日本的民俗,文化,思想认识可谓深刻,比如讲到日本文化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物哀”,由“哀”而沉湎,凄美如樱吹雪。又比如日本的和服,端庄而暧昧,茶道,一期一会,洁癖,洗澡,避免身体接触,而又可以在公共场合男女混浴。
日本人精神世界里就并列存在着两个世界——俗的世界和雅的世界,所以既入世,又出世;既务实,又超然;既勤勉,又悲观;既文雅,又暴躁;既端庄,又邪淫。
关于日本文化部分,写的很精彩,这里不一一列举了,书中自有详述。
对于作者,之前一无所知,书中文字,并没有华丽到掉渣,却能直叩灵魂。有时是作者的感慨总结,有时仅仅是一个论据,但总会在某一个瞬间,戳到了自己心里。读书过程中的体会就是如此神奇,繁华散尽,平凡是真,有时候最能触动心弦的那句话,也许是最简单最朴素的那一句。
写到最后,终于发现并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这本书被我读散了,虽然是散文集,但书里的世界博大精深,每一篇都深深吸引着我,就像你喜欢一个姑娘,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圣旨,发的每段信息,都是最美的诗,每个标点符号,都弥足珍贵。单从划线笔记的数量上,已经破了我在微读里的记录。本来是要精读的,然而一方面最近事情太多读书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不想用碎片时间来读它,或者说,是亵渎。所以就这样,精到后来,发现我居然没办法用一段自己满意的文字来形容,感觉有千万万语想要表达出来,但是它们始终无法聚在一起,不知该从何下笔,如何开口。这就是物极必反么?还是因为背负了太多的意义,失去了本来的初衷?或许资质有限,强求不来,深感无奈。想到书中有段说作者的一个朋友说他想一生构思一篇文章,只要2000字,不说最后能否实现,至少,以我的资质,500字的满意书评都捉襟见肘。
说到底,读书这事,既是缘分,也靠天分。说缘分,浅显易懂,读书就像识人,在合适的时间,遇见一本扣动灵魂深处的书,就像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一片宁静中与作者交流,有时即使彼此无话,也不会觉得尴尬,这本就是缘分,是否有共同语言,是一目十行的泛泛之交,还是读千遍万遍仍爱不释手的灵魂伴侣,都要靠缘分。
说天分,这个更直接,有人过目不忘,有人一字不差细细看完一脸迷茫,这特么说了啥?就像围棋一道,最讲究悟性,常言道:“二十岁不成国手,终身无望”,读书有时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时间累积由量变到质变,你这拿一根Φ30的大铁棍子要磨成针,不考虑针眼如何加工的前提下,理论上可以实现,只要功夫深嘛,但是人家可以几块钱买一包,五分钟搞定,简单高效成本低,这二者,还有可比性么?
扯远了,书是好书,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