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宾》读后感1400字
初看这本书,我是喜欢的,一些心理的描写非常真实。
据说这是作者波伏娃与萨特以及奥尔加真实感情生活的写照,以致于如此细腻地洞察嫉妒,无助,空虚,失落的感觉。
作者在小说里,让女一号佛朗索瓦丝最终用开煤气的手段无声息地完成格里埃维尔自杀的假象,似乎三角恋中一切的煎熬都得到解脱和平静,然后,佛朗索瓦丝也知道,等皮埃尔战争结束后回家,一定不会放过自己,但不管怎样,她做出了这个行为,她因此承担后果。
在真实的作者与萨特的感情生活中,似乎他们一直有着契约精神,并最终相伴终身,这不得不说是奇迹,或许波伏娃也并没有杀死奥尔加,她通过自身作为法国文学女权主义先锋,以及意识流写作的方式,取得了成功,因而不需与其他女人争宠,然单从感情来说,她或许仍然是孤独的,即使她也有美国情人,然没有完全地拥有自己深爱的人,总之是遗憾的。
这本书,说实话,看的很辛苦,很累赘,尤其是女一号佛朗索瓦丝一直掩藏自己对皮埃尔的爱情,总是去成全和迁就,甚至帮助皮埃尔去赢得格里埃维尔的单纯的敏感的偏执的负气的专横的爱情,我就非常厌倦,我甚至会生气,会觉得佛朗索瓦丝窝囊而没用,以为爱一个男人,就要爱他的所有,包括他又爱上的其他女人,试问,普天下,又有多少女人能做到如此包容,如此大度,爱情应该是排他的专一的,不要如此累乏和崩溃。
最后有关佛朗索瓦丝与热尔贝的单独旅行,以及他们彼此小心翼翼的试探和表达和最终的肌肤相亲,是本文快要结束的温柔添剂。
虽然在小说的开头部分,作者就提到佛朗索瓦丝和热尔内因为皮埃尔的缺席,经常加班赶稿,但更多流露的事彼此信任的爱,欣赏的爱母性的爱,而不是肉欲的爱;然到了小说结尾,格里维埃尔已经报复性地失身于热尔内,热尔内也知道格里维埃尔心里应该爱的是皮埃尔,爱他的成功和强势,反而鄙视热尔内的平庸和无能,但格里埃维尔又喜欢和热尔内一起喝酒跳舞,更没有距离感和压抑,能认同。我想说的是,在这个所谓的四角关系中,佛朗索瓦丝和热尔内似乎也是带着肉欲的爱情,当然我觉得他们在仓房睡袋里的情爱,虽只有不多的笔墨,但我觉得很美。皮埃尔以为撮合格里埃维尔继续爱热尔内就能保有他始终的主动权和控制欲,看不懂;而热尔内不爱年轻空洞的灵魂格里埃维尔,他在内心里还是爱拥有才华的优雅的佛朗索瓦丝,以致当格里埃维尔发现真相,她也歇斯底里地愤怒。
这种错乱的所谓四人爱情,不是我所喜欢的,而或许,这又是现实中的缩影,尤其娱乐圈里,因而这本书即便在现代,也具有现实意义。
我还想说说伊丽莎白,我不知道为什么她似乎又是皮埃尔的妹妹了,我以为她也是对皮埃尔有爱情的女人,她与克洛德的婚外情也是很辛苦和煎熬,她甚至想通过与吉米奥睡觉来报复克洛德,选择决然离开他,然她还是地址不了克洛德的魅力,即便她与吉米奥的性爱更完美,然她还是贪恋克洛德粗鲁率性的性爱,死抓住不放,永出于不能见光的徒劳执着中,她自己什么都端着做作,虽然她漂亮有气质有才华,但她似乎又是一张空壳,她的煎熬她的痛苦也是真实能触摸的,她也能看透佛朗索瓦丝的困惑和煎熬,或许还内心平衡,总之她不讨喜,但她活出了自我。
人性是相通的,看过也就看过,是看人家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生活永远是自己的,我还是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