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年的8760小时(升级版)》读后感1500字
关于努尔艾力:我真正了解他也是从《奇葩说》上开始,虽然之前在新东方在线上也看过他的课程。他独创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我从上个月开始尝试,用的“34Coins”App,我也发现我认真去对待我的时间,认真对待记录时间这件事,我的时间管理能力真的有提高。从前我也以一个小时为单位,计划自己的时间;现在以半个小时为单位,计划时间。从前我早上多睡会懒觉也觉得没什么,现在想想多睡了会,可以学习的时间就少了会,所以我自制力也提高了。但是,如果我无所谓对待记录时间和利用时间,那么,我的感谢应该是这个方法真麻烦,无聊死了,没用的东西。
关于利己与利他:俞敏洪老师和艾力老师,都一致认同利他主义精神。我很认同,只是能做到真正利他主义还是少数,但是做得那些人也大都是出类拔萃者。聪明的人,很多;精明的人,也很多;所以自私的人,更多;可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明亮着呢,谁是怎样的人,时间长点都懂,真正为他人着想的利他主义,谁心理会憎恨呢?想和他做朋友的人会越来越多,精致的利己主义,朋友越来越少。(我不是以朋友多少定义是利己还是利他主义)
关于读书:读书之于大脑,好比锻炼之于身体。多读书才能思维敏捷,做事效率高,有更好的判断力,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段话是艾力对于读书重要性的总结。我认为读书,除了功利性的应付考试的读书外,可以带给读者很多益处。我引用培根的《论读书》原话: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关于嫉妒:总有人看不惯那么比他优秀的人,总有人希望那些优秀的人可以变成他一般的平庸,这种想法潜伏在一些人脑中,看似不合理,实际很普遍!嫉妒人之常情,面对嫉妒这样情绪后的表现,是真正能观测出一个人是否有潜能的量尺。我总会看到一些人,为了维护自我良好感觉,肤浅否认别人在炫耀,或认为有什么牛的。总之,就是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就是不想承认自己的平凡无奇,就是想用粗暴的方式掩盖他脆弱的自卑情节。其实,你内心接受真实的自己,承认自己不足,甚至会调侃自黑自己的时候,是你放下包袱,轻松上阵的时候。
我喜欢的句子:
1.正如俞敏洪老师所说:“心理素质某种意义上是锻炼出来的。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讽刺你、打击你,或者你自己觉得处于非常低的状态,其实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情。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个世界上,看得上你的人、天天赞扬的人极少。每天关注你,天天想批判你,或者想看你好看的人极多。这是人性的必然性。你自己要做的是如何屏蔽这些负面信息,把自己的正能量调动起来。这是最重要的。”
2.真正的成功者,必须是方向、方法、努力三者合一的人,不然也难以真正摸到成功的大门。
3.真正的做笔记应该是过大脑的,列出的是问题而非答案本身。这也是大部分人们会犯的错误,都以为努力就是一切,却不懂得没有方向、方法的努力只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懒惰。因为,寻找方向与方法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投入更多的智慧。当然,这种付出也会获得更物有所值的回报。正确的方向与方法,它可能源于某位老师、榜样,也可能源于自己常年累积的经验和判断。有了正确的方向与方法,努力就会成为助推剂,让我们向成功挺近。
4.其实是当下社会浮躁的一个缩影,常常想付出后立刻就得到回报,努力后就立刻要求获得成功。一旦得不到回报,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这些人总是错误地估量了成功背后的代价,总想找到成功的捷径、速成法则。
5.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努力时光,里面有艰辛的汗水,也有无数次失败时的泪水。很多人在黎明前一刻认输,只有那些能从黑暗中穿行而过的人,最后才获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