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_1300字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1300字

“亲爱的小孩,你是否感觉到了幸福?”

成人:

今天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他们有着充裕的物质条件,不愁吃、不愁穿;他们能体验到各种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从小就开始手持智能手机或平板玩花样百出的游戏、看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一大家子人每天都围着他们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孩子:

我不是真正的快乐,我的笑只是我穿的保护色。我哪里幸福了?每天有那么多的功课要做,周末还有这样那样的补习班,要是能每天放假不学习那才叫幸福呢!我妈天天对我叨叨叨,要我这样,又要我那样,我爸动不动就对我拳打脚踢,我有哪门子幸福可言……

“亲爱的小孩,你是天使还是恶魔?”

成人:

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教了,成天就知道玩手机、平板,简直就跟上了瘾一样;现在的孩子一点都不体谅父母工作的辛苦,反而还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一回家还要跟我闹别扭、吵架,什么都要跟我反着干,就跟混世魔王一样;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说出什么自杀啊之类敏感的词语,真不知道他们是在哪里学的……

孩子:

不管你说什么,我就是不动,你能把我怎么着?我就是要气气你,折磨折磨你,千金难买我高兴。你打吧,打吧,最好打死我就好了……

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现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却已经开始崩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教育出了问题。周弘先生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我觉得对于一粒种子来说,土壤很重要,栽培它的那个人也很重要。那么现在请你想一想: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只能积累知识的一个工具,还是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智慧的人?

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像一棵根、枝干、树叶都蓬勃生长的大树。根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枝干是我们的能力,树叶是我们的知识。我们要做的是从根上努力,让孩子成为一个身体健康、心灵美丽的人,而不是舍本逐末地只求孩子学习成绩好、能力佳,因为根一旦出了问题,一切都终将枯萎。孩子是个个体,是个社会人,他的出生不是为了我们能实现自己理想,而是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妙所以才想带他来看看。既然如此,我们就要从心灵富养他,他的心里充满阳光,看到的世界才是美的,世界也因他的存在、他的良好品行而更加灿烂。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我们都爱孩子,只是我们有时会用错了方式。以为打骂就能让孩子长记性,以为反复说教孩子就能理解,以为照本宣科孩子就能举一反三。孩子需要的是直接经验,尤其是年龄不大的孩子,他更需要一种能够吸引他的情境,他需要的是自愿而不是被迫。这就更需要我们成人用智慧来思考如何教育孩子了。本书中李老师给孩子讲医生救助小偷、救助前妻的现任丈夫,以及法西斯侵略者故事的叙述方式值得学习。还有很多小招式也可以学一学,比如用陪伴孩子共同做题故意做错来赏识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当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教育的方式也因此千差万别。但归结起来,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人,爱所有美好的东西,这就是爱的交互,也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会爱的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也一定不差,人活着,不就是为了追求幸福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84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2100字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2100字 我是多年前,被枪总安利的这本书,豆瓣介绍的也特别吸引人,感觉不读一次,人生都不够圆满!《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80
  • 观《肩上蝶》有感400字

    里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肩上蝶》。它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但我却在其中深受启发。 它讲述了著名的生物学家严国专注于研究,希望找到治愈这种疾病的方法。但是他自己却被病魔所侵,生命…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05
  • 《道德经》经典名句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赏析

    故大道废——《道德经》经典名句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赏析: 道德经经典名句:故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乱焉,有忠臣。 道德经汉语解读:因此,“大道…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36
  •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550字

    【第1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宝贵的经典诗歌集录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唐诗三百首》是一本流传了1000多年唐诗集录,在中国唐朝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鼎盛…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79
  •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心得体会

    爱你不是两三天——《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心得体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2
  • 放大镜和望远镜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放大镜和望远镜》。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些有益的启迪,也教给了我一些做人的道理。 故事大意…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