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街(第2版)》读后感_900字

《鳄鱼街(第2版)》读后感900字

舒尔茨的作品给人第一个印象是文字的华美。作为一个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文字也极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画面感。特别是逐字朗读过程中,随着一个一个音节蹦出,一副奇异的画卷也在脑海中绘制。这画卷有时不仅是二维,甚至是三维、四维的,他构建场景,变幻时空,仿佛古老的神秘壁画,把游览者也吸引入了瑰丽绚烂的异世界里。

然而他描写的往往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物,恰恰是最平凡的日常。可以是盛夏午后的阳光、花园疯长的蔓草、夜空下的狂风或久睡后的哈欠……当然还有布匹店斑斓的布幔。他把对这些事物的描写有时塞入一个离奇的故事里,有时又仿佛这些描写才是主体,是对平凡事物的不平凡解读。 这样文字的繁馥或许给人堆砌之感,特别是当读者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或者知道在说什么但仍然无法理解其意义主旨的时候。

舒尔茨的晦涩是因为他是一个私人写作者,我们无法确凿他写作的目的,也许是对家庭与童年的怀念,也许是做一种宗教或世界观的表达,也许写作只是他绘画的延伸与练笔,但总之,他不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祈求理解或追求一种小说艺术上的创新。一个为自我写作的人首先是一个为自我生活的人。文字场景的独特性来自于观察者视角、感受的独特性。世界是客观的,但我们感受到的世界必先经过主观的滤网,舒尔茨有一层独特的滤网,他在这层滤网里生活、思考、观察、记忆,那么他所写出的只能是被这层奇异滤网过滤出的奇异的东西。这层滤网隔绝了我们的理解之途,又何尝不封闭了作者自己。

和卡夫卡一样,舒尔茨也是孤立的个体,他们不在人群中寻找温暖,而是在内心独自依存。我以为这是天才的特质,天才不一定取得丰功伟绩,但一定是一个在内心、在自我上自给自足的人。 舒尔茨把他透过主观滤网见到的东西幻化成文字,成了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但他独特的滤网永远不可琢磨。我们面对这客观的文字,也不得不用我们各自主观的滤网去理解,那么又何必强求获得一个一致甚至妄称正确的结果呢?因此,我写下下面这些碎片化的断语与其说是我对舒尔茨的解读,不如说是舒尔茨对我的启发,或是我为打捞河底的金沙编织的又一层滤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84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做最好的自己》读后感

    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最好的自己》,它的作者是李开复,曾经的微软全球副总裁,Google中国区总裁。他的这本《做最好的自己》讲述了人生道路上应该注意的要点。我对他写的关于自信…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17
  • 读《我有友谊要出租》有感300字

    【第1篇】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读过《我有要出租》这本书吧!这本书就像一盏照明灯,它告诉我什么是最珍贵的东西了。 《我有友谊有出租》这本书讲述了:一只大猩猩它很孤独一个都没有,突然有一…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71
  • 《纪昌学射》读后感作文500字

    《纪昌学射》读后感作文500字:语言故事总是能够让我们受到启发,启迪我们的智慧! 最近我读过一则寓言,名叫《纪昌学射》。这个故事主要讲了,纪昌去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让纪昌先学好基本…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4
  • 《记忆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

    《记忆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 非常感谢尚忆大脑教育,免费将张海洋老师的新书寄给了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在家里把书读完了,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记忆的革命》中,张老师系统介绍…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5
  • 小红帽读后感300字

    我在读了一本童话书,名字叫《格林童话》。它里面有很多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小红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叫小红帽的小女孩。一天她的让她去给外婆送吃的,可是…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127
  •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900字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谚语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但能真正做到知心的人少之又少。 《傲慢与偏见》这部世界著作格调轻松诙谐,讲述了女主人公伊丽莎…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