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读后感_2100字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读后感2100字

文人相重,才是从容

我一直庄严地希望自我指引能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常在思考个体之间的差异,人们总是会说每个人内在的逻辑都是自洽的,君子和而不同,何谓和睦,何为不同,我们终将面对太多的诱惑、也会遇见太多的抉择、也难免在俯仰之间失去了自我。杨绛说:很多时候你的问题是来自于书读得不多而想得太多,我深知自己浅薄,于是只好选择缄默,生活还教会我们懂得更多:

《道德经》和《论语》这两本向来都是常读常新的枕边书,开始渐渐的摆脱懵懂,学会如何混迹在人群之中,不舍昼夜的做着春秋大梦,即使从来不曾被懂,也总会有一些文字让你变得更加从容。背诵,不过是知书达理而已,可读久了,你会发现书里写得全是人生。

孔子的学说总是太投机,太近人情,又太正确,理智容易让人肃然起敬,但言辞暧昧也不免是一种感动。人具有隐藏的情愫,愿得披发而行吟,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常隐藏有内心的浮浪特性和爱好浮浪生活的癖性,于是那些喜欢蓬头跣足的人走而归于道教。所以林语堂说道教是中国人民的游戏姿态,而孔教为工作姿态。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是道教徒。

我一直都想成为一个很会学习也很会玩儿的人,等到该悲切再考虑悲切的事情吧。孔圣人说的要敢为天下先,我却很喜欢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在衣袂飘飘之中的那股淡然。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无论座上到底是男宾或女宾,面对红油火锅冒着的热气,也都能撩起袖子大快朵颐,人生就是散散淡淡的。

可毕竟也是要入世的,我更欣赏道家彭蒙、田骈、慎到一派,他们知道万物都有可行和不可行之处,所以说:“若加选择,就不能普遍;若加教化,就不能普及;只有一任大道包容万物,不弃分毫,万物自会齐一而无所遗漏。”  凡事过热,必有蹊跷,唯有忘掉自己,顺着事物必然的法则去做;去清淡自己的热情,消除自己的浊气。大道虽能涵盖万物,却又不能分析他们,乡野的哲学给我们美感,而陷入光怪陆离里,可谓是勇气、辩证而已。

《文人的相重和相轻》里说胡适、鲁迅的文化人格中,都有儒家之大义和兼济天下之襟怀,都有对自由民主精神的追求,但胡适对公平、公正、平等诸多理念的追求的那种达观、宽容、平静、深邃的风格,与鲁迅为真理不惜赴汤蹈火,自我牺牲并敢于自我剖析,直面人生痛苦,意气难平的那样金刚怒目式的呐喊与抗争的精神,相互映衬,两人的精神魅力和人格魅力反而更加清晰。

每个人都是艺术品,保持本心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所以无论一个人坚持的到底是什么,只要能够坚持不改变自己,就是很让人心动的事情。想着《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本书,里面叫欧维的老头,连跟野猫吵架也让人觉得特别可爱。熊太行在得到的专栏里写郭德纲,说他做事做得很漂亮,很仗义,《过得刚好》也是我很欣赏的气度,我喜欢把事做得特别漂亮的人,能知道怎么兜着大家和保全自己也都是学问。但很多时候又不免羡慕那些仗义执言的人,顽石之所以有打磨的价值,是因为它还有棱角。《我在未来等你》里,郝回归说其实并不是过去的自己活得太放纵,而是现在的自己过得太怂。如果你已经懂得如何理解人与人之间磁场的复杂结构,那么我愿你能够学会放松;但若是仗义执言还尚且懵懂,我愿你一生平顺只看得见彩虹,这两种,都很贵重。

雪莱和拜伦、海子和顾城。

上帝也许是诗人之口,把这个世界的喜怒哀乐都歌颂。许是生来就带着罗曼蒂克的色彩,因而能拥有截然不同的爱。雪莱是幸运的,他相信爱情就是举案齐眉和琴瑟和鸣,一生一代一双人,雪莱跟著有《弗兰克斯坦》的夫人玛丽雪莱“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即使看作寻常,亦是歆羡的过往。或者,也会像海子一样,遇见很多的知音,低声诉说着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关心你。即使是惺惺相惜,拜伦终究跟雪莱是不一样的,放浪于形骸之外,既然多情总被无情扰,那倒不如当个无情的浪子,处处留情。也许好的爱情可以是陆小曼霎时绚烂的焰火,是萧红一生坎坷的追逐,是林徽因细水长流的坦途,谁有分得清高下,说得出个好坏呢?个中滋味,自己懂就足够。我只希望慢慢地学会喜欢,用最守旧的礼,和最隐忍的矜,能得到一份属于我的感情。

我不愿意成为曲筱绡说的“只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的那种人,太锐利,若是这世界的一切美感都以高低贵贱一概而论,那么生命有什么动人?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叫做《朋友圈:就是大型你不如我现场》我们很清楚,当我们“批阅”朋友圈时,我们围观的是成百上千位好友,精心挑选出的各自生活的“高光时刻”。于是我们只能抱着手机,生着闷气,一个人与他,与她,与他们的完美人生搏斗?人和人之间本就不同,这世界上其实没有多少个自己,不用跟别人比。

其实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天天挂在嘴边,但你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关注的每个举动和做的每个选择,都深深的体现了你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所以如果你喜欢一个三观很正的人,不只是因为他好,而主要是因为——你自己的本质特别好。我喜欢这个世界,可能这个世界不一定喜欢我。你来,风里雨里我都去接你,你走,我是断然不忍送你。我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这一路走来却收获不少感动,能相遇就已经很不错了,只能相重,所以千万别走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84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狼蝙蝠》有感700字

    今天我读了冰波叔叔写的一本《狼蝙蝠》的书。看到书名我就很好奇狼蝙蝠是一种什么样的呢?是不是生活在原始丛林里?也会吸人的血为生吗?带着满心的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 国家科学总院的申教授…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06
  • 《半途而废》读后感600字

    我读过一个《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拜师求学。但刚过一年,乐羊子就回来了。妻子问他:“你这么快就完成学业了?”乐羊子回答说:“没有…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28
  • 《巴拉娜》读后感300字

    里,我看了一本名字叫《巴拉娜》的书,让我有了很多感触。 巴拉娜是一个藏在冰山里的病毒,因为人类过度排放废气而让它复苏了。人们只要一打开电脑就会看到一位很美丽的姑娘,下面写着:巴拉娜…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31
  • 《雄性衰落》读后感_1900字

    《雄性衰落》读后感1900字 Philip Zimbardo似乎确是为大神.其大作 "心理学与生活" 似乎无人不知 — 去年还有朋友强行送我两本(英…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66
  • 读《五只小狼》有感1000字

    今天,我看完了沈石溪写的《五只小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五只小狼站在一起那壮观的场景,而更令我难忘的是,母狼在临终前直视沈石溪的眼神。 顾名思义,这本书讲的是“五…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143
  • 骆驼王子读后感700字

    过于溺爱等于“害” ――读《骆驼王子》有感 我的很不一样,他们从来也不溺爱我,总是告诉我,人应该学会独立。以前,我还在心里偷偷的怪过他们。直到我读了《骆驼王子》这本书,才明白了他们…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1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