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后感1300字
吴荪甫个人形象透视,从四个方面分析:
一,对于国家而言,吴荪甫是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和愿望的,他一心想办能和外资工业相媲美的中国实业,吴荪甫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有志向,但是吴荪甫对于国家而言又不是大爱的,他会像其他商人一样赚国难财,当中央军和西北军战事如火如荼进行时,他会投资公债,想投机赚一大笔钱,而不关注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和考虑战争双方与国家的关系,他想到的只是关于自己的利益,此时的吴荪甫又是完全利己的,丝毫没有国家大爱的胸怀,就如吴荪甫对国家而言,他一心的目标只是成功办好自己的丝业王国,一个可以代表中国实业的工业。
二,对工人和同行人士而言,吴荪甫无疑是具有商人特征的,当工人罢工,他会使用各种手段欺骗镇压,他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压榨工人的工资和劳动力,当同行承受不了经济的压力而面临破产时,他又会毫不犹豫的收购兼并,他认为这些工厂是浪费资源和徒劳挣扎,他觉着只有自己才可以振兴这些企业,他的收购是完全顺势而为的,丝毫不见同情心,团结心和援助心。他曾说过:“我不是慈善家,他们的生死和我没有关系,”这个时候的吴荪甫透露着资本家的丑陋嘴脸,自私,贪婪,无情,冷漠以及刚愎自用,狂妄自大。
对于家庭亲人而言,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和好哥哥,他一心致力于事业,事业于他而言是第一位的,他察觉不到妻子的情绪变化,也给予不了一个丈夫应有的关怀和温暖,当他前后两次看见妻子手里拿着一本夹着枯萎的白色玫瑰时,他都没有任何的发现,也没有关怀的问候,他是忽视了自己的妻子的。对于自己的妹妹阿宣,当妹妹阿宣因为在传统封建思想和新型的解放思想时,她内心迷茫喝苦闷,找不到自己的归宿,而哥哥也察觉不到这种情绪,他的心思完全不在家人身上,对家人的关心少之又少,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亲人。另一方面,吴荪甫又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的家长制的代表,他希望所有的人都服从听命与他,妻子,弟弟妹妹,奴仆下人,他都是站在最高处,统领着他的大家族里面的所有人,有着浓厚的男权主义思想。
对于其他底层人民而言,比如农民,仆人,吴荪甫是具有阶级意识的,他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趾高气扬,他享受着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他心安理得的俯视他们和派遣他们,有着世俗的阶级观念,他内心鄙视和看不起这些人,他又是具有看重物质和地位分化的庸俗人。
总之,吴荪甫是一个才智横溢的创业家,又是一个贪婪无情的商人,也是一个不称职的家人,同时也是一个阶级分层的自傲者。
到了最后吴荪甫的失败,归结于他自己性格上的刚愎自用是不完全正确的,当时的吴荪甫可谓是四面夹击,一面是外国产品的低关税输入中国而带来的价钱和质量以及效率上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商业的争斗和计谋,使得吴荪甫面临一个个圈套,最后在公债上使自己一败涂地,还有一方面来自政府的懦弱颓唐荒淫苟合的行为,使得名族资本工业发展的余地和未来的希望缥缈,最后一方面来自工人罢工高潮带来的生产和经济压力,吴荪甫在这样一个境况下,他所承受的已如万山压顶,一个生不逢时的名族资本企业家,在各种危机的夹缝中惨败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