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案调查科(第二季):1,罪恶根源》读后感1200字
推理和破案类型的小说,是我比较喜欢的口味,所以这本书也没有花太久,连着一口气读完了,这是我第一次看九滴水的小说,和他其他小说没有对比的余地,总体来说,语言还算流畅,但表现手法上还是不够细腻,线索的展现和推理过程,都略显粗糙,很大一部分就像在给人上课,要说和东野圭吾的来比的话,真的还差点意思。
另外一点就是,我这个人,有点奇葩,不管看电影也好,看书也好,总喜欢找bug,这不是说我喜欢故意找茬而是我觉得带着这份心思当观众读者,可以不断鞭策影视文学的创作,所以就这本书来说,我也是发现了一些“违背常理或现实”的地方,给大家一一列出来,大家看到这里,自然就会知道,首先声明,这只是个人观点,若是不认同,权当娱乐。
(很多人不喜欢看书前被“剧透”,我就是这样,所以这里举例均避免剧透,只简单复述bug,所以大家不必担心。)
第一处就是,有一个女性受害者,在晚上和老公拌嘴之后,出门和闺蜜打电话吐槽,被人杀害,警察在现场发现其手机后拨打电话给他老公通知消息,而通讯录里备注着“老公某某某”,正常情况下,要么直接备注老公,要么写个名字,或者打个爱称,但是给自己老公备注了“老公”后,还写个全名的,反正我是没见过,觉得有点好笑。
第二处就是某个北京传媒公司的老总,(也是受害者)在一天白天里,调查的通话记录显示,他曾有300个左右的电话通话,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但我恰巧有过电销的经验,那时候我一天最高记录是打280个电话,而且还是除了中午午休的吃饭时间2小时,其余上班时间都在马不停蹄的拨电话,一秒都不敢多耽搁,并且通话时间大部分在13秒左右,而故事中的老板,正常吃饭时间肯定会有吧,且这一天他还参加了许多活动,如晚宴啊什么的,这就使得这个数字更加不可能了,另外,一个这么大公司的老总,不可能没个秘书啊啥的吧,要说这大部分是业务电话,估计更没有说服力了。
第三处和第二处是同一个故事里的,警察们为了知道受害者的微博名,询问受害者的朋友,这为朋友不玩微博,所以他就打电话给一个有受害者微博的女的,当时是这样描写的,他拨出一串号码,然后手机上显示出某个名字,从名字上看应该是个女的,好了,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平时给朋友拨电话的时候,是直接按出一串朋友的号码吗?我觉得除了很亲的亲人和自己的号码,一般很少有人能准确的记住朋友的号码,记得也不会打电话时拨号码,不然存号码的意义在哪里呢?
第四处就更加明显了,最后一个故事里,一个女的受害者,为了调查其平时来往比较密切的人,警察调查了她的QQ,里面说到2012年这个时间节点,有一个叫“流浪狗”的账号,从她第一条说说起,就疯狂给她点赞和评论,但据我所知,QQ是到2013年才更新的功能。
差不都就这些了,其实说这么多,大家不要以为我是个心理变态,[捂脸]这么钻死角,我只是真的有很认真地在看每一个故事,欢迎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我多多交流,有好的书也可以多多互相推荐。[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