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读后感2200字
刚出来“混社会”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一朋友拉着参加了一场大会,就是那种现场气氛热烈到疯狂,群众们打了鸡血般地挥臂喊口号,演讲者激情四射外加手舞足蹈唾沫横飞的那种,时过进迁,那个会的内容早记不清了,只记得与会人员都挣了好多钱。
会议结束后,我被朋友引见给那个一看就是成功人士兼人生导师的演讲者,他看见我很开心,滔滔不绝地与我攀谈起来,说攀谈,可能有些牵强,,因为主要还是他说着,我听着,可后来他问了我一个问题:
“小伙子,你觉得自己银行卡里有多少钱才够花?”
我沉吟了许久,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发现手指头不够用,于是在心里把脚趾头掰开也算上,还是不够,我正在琢磨凑其他计算工具时,他见我久没动静,自认为直击了我灵魂深处的痛点,便洋洋得意地接着问:
“怎么,没想过嘛?要不要我来帮你算算?”
我说不用,想自己再琢磨琢磨,他很绅士的点点头,并微笑着在旁边等待着我的答案。
过了好一会,我望向他,他依然微笑着问我:
“想好啦?”
我点点,
“是多少”
我又犹豫了一下,然后坦诚地告诉他:
“当我把银行卡插进ATM机的时候,我希望看见上面显示的余额是,MAX。”
……
上个月,我结束了自己奋斗多年的“奔三”旅程,一步迈入而立的大门,我不知道时隔多年后,那位“人生导师”过的好不好,但我知道自己银行卡的余额依然没有显示出“MAX”这一振奋人心的标示,甚至我不知道自己离这个标示还差多远,还要凑几个零才能通关,于是我在书架上找到这本书,试图换条路,看看能否一步迈上人生巅峰,去实现我梦中的“MAX”……
书不长,读的很快,如果用鸟用没有来评价明显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不端正的,于是,我本着态度端正,负责任的,站在个人观点上,尽量客观的评价,确实还是有点鸟用的。
比如说,这本书一开始就告诉你一个小伙子如何月薪5000,投资四年,身价过百万的;再比如说,它告诉你除了买房子还有哪些投资渠道;再比如说,它告诉你,投资理财的重要性及各渠道预期收益的大概范畴与风险;
不过,它提到这些渠道,大部分都没有具体操作方法与案例,搞得读者看完依然一头雾水,该不会的还是不会,该不懂的依然不懂,最可恨的是,到最后莫名其妙就结束了,结束的让你措手不及,如此突然,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搞不懂。
建议如果对投资理财方面有兴趣的小伙伴去找其他比较详细些的书籍来阅读,没必要在这本上浪费时间了。
最后简单谈谈我对投资的一些看法。
1.关于money
首先,我觉得投资跟多少岁前多少岁后没什么太大关系,即使你很年轻,刚工作不久,收入并不多,也可以投资,就是储蓄,储蓄本身就是投资的基础,更是一种好习惯。
而且现在投资类产品比较多,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存多存少没关系,但面对未来的不时之需总是有所助力的,只要细水长流,总会越蓄越多的,所以投资先从储蓄做起。
其次,对于我个人来说,投资渠道其实相对单一,除了用于工作的部分以外,钱少的丢进哪些“宝”里,多一点就买点理财产品啥的,再多点就拿去换房产证去了。总之,我的投资渠道选择基本都是比较稳定安全的,对于那些风险大回报高的,本宝宝目前不感兴趣,谁叫我是一个不淡泊名利的好宝宝呢。
不过我相信大部分群众的想法与做法应该和我是差不多的吧,毕竟大家挣钱都不容易,万一亏了心里总是不爽的,万一要是竟然亏狠了,牙估计要疼上好久才能好。
这里有一个敏感却总很热的问题,就是关于投资房产,我坚决支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不过就当下的投资环境来说,普通群众可选择的投资渠道太少了,除了房产还能投什么风险小收益相对较高的嘛?股票吗?如果这环境下的股市能像我男足表现得如此稳定的话,我会考虑的。
2.间接关于money
老谭钱会不会显得不怎么优雅?不过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俗不可耐,谈啥都不会太优雅;反之,如果是一个优雅的人,谈着谈着钱就来了也说不定呢。
投资不只是赚钱这么简单,升级自己绝对也非常重要,离开学校不代表从此就不用学习了,进入社会也不代表未来再也不会再次回到学校,人不要在一条起跑线上徘徊不前,也不要总在跑道上东奔西跑毫无头绪,方向,思考,学习,进化,也是一项重要的投资。
有人说他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还多,
问题是,
我又不是饭桶,
我较这个劲干嘛?
还有人说他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还多,
问题是,
我又不是驴,
我较这个劲干嘛?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接触的人的层次会越来越高,眼光,看法,境界也会相应增高,如果我们自身没有任何提高,还总保持着一种自以为是但其实啥也不是的状态,那被淘汰是必然的,既然都被淘汰了,还赚毛线的大票票?反之则,你猜。
对了,顺便提一句,这些年流行一句话,叫“人脉等于钱脉”,话是没错,不过请正确理解,不是你认识多少人就叫人脉,而是有多少人认可你才能成为你人脉关系的一部分。
常听人说认识那谁,那谁,和那谁谁谁,怎么说呢,或许你确实认识,不过那谁和那谁谁谁认不认识你确实不好说,原因很简单,他感兴趣的你不懂,你说的他又看不上,而且你又不能给他提供啥价值,那么,他算你的人脉资源吗?
营销的两种基本方式,推式和拉式,用在人脉资源建设上还挺有参考价值的,即用推式营销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用拉式营销让其中的部分人认可你,这样的人脉关系才有价值,不过前提依然是那句,打铁还得自身硬才行,否则看似人来人往,实则只是擦肩而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