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中华国学经典)》读后感2300字
纵古观今,数春秋战国时期为群雄割据、动荡不安、诸子百家争鸣、群雄争霸的时期。一部二十四史中,战国史与战国策这双书把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名族、经济、政治、农业等统统详尽的阐述了错综复杂的历史事迹。只有智者才能上榜战国策这个集中箱里,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对于我这种缺乏智慧只有苦读来提升自己思维的人来说,读战国策估计会在工作和社会中领略并运用一二。它精彩绝伦的诠释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战国策之文辞,生动精炼,简明流利,言简意赅而又含义隐微,历来为人们所称誉。《战国策》可供学习的特点有四,其中之一就是文辞的巧妙如巧夺天工的砸人,是策也,有竟日之难辨,而一言之遂白者。是以文卿墨儒,服其意渊,耽其体筒。转者法其宛,帝者祖其透,盖言巧也。故曰:模辞者巧。李梦阳确实指出了它运用语言的特色,当时的策士,往往仅用几句简单的话,就能解决极重大的政治问题,其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由于他们善于运用言辞和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事理形象化具体化,是听者易于从感性认识中去理解问题的实质。
这些个献言献策的鬼才谋略家们,我得一一记载他们的事迹,以备不时之需:
一、秦兴师临周而求鼎不得,原于周颜率的先允齐之鼎,借齐之军以威秦,后之困难重重不能运鼎于齐,让齐弃之。此计在于颜率深知齐亦欲得鼎,但运鼎须借它国之道,而鼎千万金之重,需千军万马而众目睽睽之下返之坚,故,此计之妙哉!
二、景翠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智慧既助秦攻宜阳,并得韩国之宝物,可谓一箭双雕。
三、苏子为东周奔走西周泉,三言两语劝言放水种稻。
四、忠诚智慧的臣子用计策为君王背黑锅,正所谓转移视线之计。
五、温人之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日主人。
六、用寓言故事劝君用大才贤臣。君王只有把钱花在暂时穷困潦倒,将来一定成大器的人身上,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七、昌他亡西周,逃东周。冯且智计除去唱他,借刀杀人。
八、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借力打力而不费一兵一卒。
…………
谋略本身无所谓善恶,是使用谋略的动机和目的显示出谋略在道义上的卑贱崇高来。荆轲刺秦王真是有用无某,须韬光隐晦、以退为进、坚韧的耐力方可成事。凭着血气之勇的刺秦,固然可以赢得千古英名和美学价值,但却既给行动者本人造成劫难,又对事业进程毫无补益。
与智者为伍,自己也会染上智慧的粉墨。喜欢有智慧和谋略之人,不像那些猛夫,只会凭一时之勇而玩命。谋略与口才相辅相成、互相促成。谋略是因,口才是果。谋略用来策划、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口才用来实现策划、通过说服人直接解决问题。没有谋略的口才会变成信口乱说,没有雄辩的谋略也会被束之高阁、因得不到实践而成为水中之月。战国策士们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既是谋划高手,又是用雄辩实现自己谋划的行动者。运用谋略与口才的根本在于对人性的把握上。对每个人人性中的善与恶、贪欲和良知要有清晰的衡量和娴熟的引导,说服对方,必须要有一个将自己置换成对方的过程。掌控对方的状况和需求,才能对症下药、以为我用。对待人性,如果积极成分多,就用褒扬的、激励的方式以利益和荣誉使其就范,若人性中否定成分多,就要靠威胁的、惩罚的方式以恐惧和灾难使他就范。
真正的谋略带来和平也带来正义和民主。上天赐予我们大脑和嘴巴,不用动手动脚、动刀动枪,头脑和言语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化解各种危机,不战而胜是谋略的发端和宗旨。《战国策》中也充斥了众多朴素的社会政治真理,当时的民主政治达到了前世绝无、后世少见的高度。政治游戏规则古今同理,很简单也很朴素,遵循它就会长治久安,违背它,就会倒退紊乱。
善变敢说、运筹谋划不是在扭曲人性,而是在充分张扬人的智力、个性和气度,显露出人之为人的生命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以辞锋相争,以智谋相夺,“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没有遮蔽道德虚饰的战国策士们的这种进取有为的功利主义人生观,在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这样战乱纷纷的朝代,合纵连横,分化敌方、争取同盟的关键手段在于威逼和利诱。利与害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利有久暂之分,害有远近之别。诱之以利,使之惑近利、忘远害而为我所驱;胁之以害,使之避危亡之近祸而就我掌控。“福兮祸所伏”,以利诱之,实质上是以利害之。在合纵连横反复无常的变化中,败者多败于不能明察事机、丧失同盟而自陷于孤弱;胜者多胜于善于结盟联合、充分利用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而益强。
《战国策》是彪炳千秋、影响深远的一部谋略与论辩宝典,它最初是由战国纵横家们为了提高游说效果、为了揭示社会人生规律而集录的策士们的成功游说辞、书信及言行录,最后的编定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他按战国的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个国家次序,删去重复,编定一书,定名为《战国策》,共33篇。《战国策》和《鬼谷子》同是纵横家一派的名著,但《鬼谷子》多是精要的哲学话语和抽象的理论原则,晦涩艰深,而《战国策》是由鲜明的人物和生动的事件组成的无数案例,是运用、证明和实践《鬼谷子》的一个巨大的口才、谋略案例宝库。
《战国策》中策士们受到各家思想的影响和自身所服务的国家的内政的制约,加之其自身的生活背景和政治经历,他们的外交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尤其是《战国策》的国别体叙述性的特征,策士们的外交思想和个人智慧通过一个个的历史故事流传至今,更加使得其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许,这是我们后人可以加以利用和学习的正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