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传》读后感800字
昨晚没认真写,今天好好写写吧,虽然肯定还是会写的特别烂。[憨笑]
左宗棠才华横溢,年轻的时候却命途多舛,没能顺利考取功名,但是即使在那个年代,依然名声远播,不断有人来请他出山,直到四十多岁,太平天国为害一方,才不得不作为张亮基的师爷,开始走向仕途。短短几年,平定太平天国、收复新疆、镇压回民起义、捻军、越南战争,可谓是战功累累,创立福州船政局、兰州制造局,甘肃织呢局等新兴企业,在新疆开荒种地,在南京治水,可谓是政绩累累。从一介平民,变成了朝廷重臣,拥有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军机大臣、两江总督等多个头衔。这一生,贡献实在太多,在晚清混乱的年代,对内平定战乱,对外抵住侵略,在军事、农业、水利、工业等多个方面都做出重要贡献。难怪梁启超评论他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左宗棠这一生,除了自身奋斗以外,也多亏了贵人相助,贺熙龄、林则徐、郭嵩焘、张亮基、骆秉章、胡雪岩等多个高官富商都曾经帮过他,当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实在太优秀。
左宗棠最大的缺点就是为人太过于直接,自己恃才傲物,不太适合从政,更不适合在战乱的时候从政,虽然得罪了无数人,但是好在有一身的才华和功绩为他做护身符,多次逢凶化吉,也是难得,换做别人,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左文襄的一生,为大清国鞠躬尽瘁,奉献了一生的才华,从祖国最西北,征战到最东南,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就连去往的路上,都会留下
“左公柳”。晚年却因为清政府的软弱,跟侵略者求和,气血攻心而死。一生清廉,死后仅留下两千两白银,不像李鸿章,留下四千万两,李鸿章啊,真是对你没啥好印象了。等我看完你的传记再来评价评价你!
左宗棠,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来丧子,人生中最痛苦的三件事,全让他赶上了。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了他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可敬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