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论(节选)姚鼐》阅读答案

李 斯 论(节选) 姚鼐

⑴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⑵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①《诗》、《书》,明法令,设告坐②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⑶斯逆探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zhòng)侈君而张④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⑤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⑷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

注释:①燔:焚烧 ②告坐:被告发而连坐 ③逆探:预先了解 ④张:扩大,扩张 ⑤遭值:遇到、碰上

22.文章批驳了一位名家的观点,那位名家的观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

A.商鞅教唆秦孝公禁止官员和民众打成一片。

B.秦国祸乱天下的办法主要是由李斯设计的。

C.秦国乐于实施严法是久已习惯并感觉良好。

D.李斯助秦始皇焚书坑儒源于他的师门传授。

24.作者认为秦始皇是怎样一个人,文中最能体现这一认识的一个字是(2分)

25.文章第⑵段和第⑶段分别论述的观点是(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第⑵段论述

第⑶段论述

26.作者写作《李斯论》的用意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22.(1分)李斯利用荀子的学说祸乱了天下(名家为苏子瞻苏东坡)。

23.(3分)C 24.(2分)侈(傲慢自大、残暴放纵)(答“固”算错,“固”尚不足以体现作者最深刻的认识)25.(4分)1、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2分)2、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2分)

26.(3分)文章意在批评迎合君主心思、趋附世俗所好的恶劣风气(2分)告诫人们,如果一国的臣子都善于窥探君王的喜好,用趋附时势来迎合残暴放纵的君主而加大对自己的宠幸,最终会导致国家的祸乱(1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43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曹操《短歌行》理解性记忆

    短歌行·对酒当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7
  • 娘子军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时嫁柴绍。高祖起兵反隋,绍与妻谋曰:“尊公欲扫平天下,绍欲迎接义旗,二人同去则不可,吾独行又俱后害,未知机如何?…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617
  • 文言文《召公谏厉王弭谤》鉴赏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文章简洁分明,逻辑清晰,是《国语》名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召公谏厉王弭谤》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召公谏厉王弭谤   先秦:佚名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4
  • “邹容,字威丹,四川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邹容,字威丹,四川巴人。父某,行商陇蜀间,略知书。容少慧敏,年十二,诵“九经”、《史记》、《汉书》皆上口。父以科甲期之,君弗欲,时喜雕刻,父怒,辄榜笞至流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7
  •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   通过阅读,训练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3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6
  • ●卷一百◎杂文十八首

      【明正(送于?失官东归)】   世俗之患,患在悲乐不以其正,非不以其正,其所取以为正者非也,请借子以明其正。子之失官,有为子悲如子之自悲者乎?有如子之父兄妻子之为子悲者乎?子之…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