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九曲亭记 北宋?苏辙》阅读答案

武昌九曲亭记 北宋·苏辙

①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陀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仗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埽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而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②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③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22.苏轼爱自然,爱探究。我们学过他探究石钟山得名的文章,在此文中他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2分)

23.联系上下文,说出第3段中的“焉”指代_________________(1分)

24.联系苏轼的生活背景,第1段中的“迁”应解释为____;请说明“迁”字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5.文章题为“九曲亭记”,然而在第1段和第3段中的很多内容似与“九曲亭”无关,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3分)

26.文章中的苏轼这一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主要是从人物的_____、_____、_____几方面来刻画的。(3分)

参考答案:

2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分)23.游历之乐。(1分)24.贬官(1分);苏轼当时正过着谪居生活,但他并未消积遁世,而是杖策载酒,寄情山水。而这个“迁”字更反映出苏轼豁达、乐观的个性特点和追求“适意而悦”的人生境界。(3分) 25.文章虽题为“九曲亭记”,但全文是围绕“适意而悦”这个中心,来表现苏轼的旷达胸怀和乐观性情的。首段写苏轼在谪居生活中常杖策载酒,渡江游览武昌诸山的情景,为下文作铺垫,而末段为回忆青年时期的苏轼对山水自然的钟情,从而透露出苏轼“适意而悦”的内涵。(3分) 26.动作、神态、语言(3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44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文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文知识点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1
  • 唐诗凉州词二首·其一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王之涣

    作者:王之涣 朝代:〔唐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二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凉州词二首·其一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4
  • 泊秦淮(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泊秦淮(杜牧)   这首诗可能作于诗人赴扬州任所或往来于扬州路经金陵(今南京)之时。具体时间难以确定。秦淮即秦淮河,其源出江苏溧水县东 北,横贯南京,流入长江。此水为秦时所开凿…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41
  • 《卢怀慎传》“开元元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阅读答案及翻译

    卢怀慎传 开元元年,卢怀慎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三年,改黄门监。薛王舅王仙童暴百姓,宪司按得其罪,业为申列,有诏紫微、黄门覆实。怀慎与姚崇执奏:“仙童罪状明甚。若御史可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6
  • 文言文中易混淆的常见近义字

    文言文中易混淆的常见近义字   古汉语中的一些常见近义字,由于字义颇为相近,因此极易混淆,给大家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造成一定困难。下面略作阐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讽、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1
  • 《学弈》文言文及翻译

    《学弈》文言文及翻译   引导语:《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中的一个故事。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