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读《三国演义》有感100字

  《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选编的历史小说,这本小说的内容多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间书艺人所编,经罗贯中的整理和编辑后,就成了一本中外闻名的巨着,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书中的情节是以没落王族刘备为主导,故事是讲述他在偶然机会下,遇到了关羽、张飞两位豪杰,因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于桃园结义,故事就这样开始,而以其后约九十年的晋渡江灭吴为终,其中一些情节,如「借东风」、「捉放曹」,都是家传户晓的故事,可见此书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阅读的念头。

  我认为书中的人物是这部小说的灵魂,主角刘、关、张三人在其漂荡中原到建立蜀国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仁、忠、勇三种典范的英雄气概,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刘玄德携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张翼德大闹长板桥」等情节,而书中的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变量尽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维也被描绘成忠孝智义兼具的栋梁之才,而一代军事家曹操由忠于大汉变到大奸大恶的险恶丞相的心理变化也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可见这部书对人物特征刻划之精细堪称古代长篇小说之首,真千古奇书也。

  而三国演义一书,由宋朝开始有书艺人用之作题材,只不过都总是没有连贯性,不过何以我会言及书艺人?其实书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国演义中,最为所熟悉的都算是关羽了,关羽是书中最忠之人,而当代因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论任何读书人,都会追求忠君爱国的境界,「忠臣是英雄」这个道理令关羽与有鬼神之智诸葛亮并列,可见书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显,相对地,奸相曹操只因「挟天子,令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这个情况大抵只会出现在尊儒的宋朝。

  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是无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没有历史价值,只不过历史价值不在三国时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为三国演义是坊间的书籍,我们可以透过这本书了解当时的政治状况,像张飞这样的英雄出现,大抵是因为汉人在元朝时饱受欺压,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为的英雄为之出头,张飞才会由温文儒雅宽大画家、书法家被改成敢作敢为的大老粗,而「张翼德怒鞭督邮」一事就可完全表达百姓对元朝官员的强权欺压有多大厌恶。

  其实我还不知自己读了这本书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认为身为中国人,必须读中国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中有太多阴谋诡计,水浒中有太多过份豪气的情节,相比之下西游记及三国演义比较适合青少年看,不过除了文学价值外,三国演义更有助我们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极力推荐三国演义这一本好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630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岳飞传读后感200字四篇

      《岳飞传》讲述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壮丽的一生。这位中国古代著名的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军事统帅,让我深感佩服。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阅读。 岳飞传读后感(一)…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45
  • 《我和外公的战争》读后感400字

    读《我和的战争》后感 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叫《我和外公的战争》,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男孩很喜爱自己的房间,可是外公搬来后他失去了房间,并请求帮助,最后又和外公和解的故事! …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862
  • 「刀锋」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本书是毛姆四大长篇小说代表作中最后一部,小说初稿完成后,他说:“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98
  • 自我审视,保持谦逊——读《终身成长》有感800字

    自我审视,保持谦逊——读《终身成长》有感800字: 我一直认为,自我审视是要时时刻刻并终身进行的学问。 现在17岁的年龄,从小时候一直耳熟能详的名人传记,甚至寓言故事和名人名言中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58
  • 《董明珠:中国工匠精神杰出代表》读后感_1100字

    《董明珠:中国工匠精神杰出代表》读后感1100字 还是很惊叹与难以置信,阅读过很多的传记,但是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董明珠面前,困难变得不堪一击!虽然名人的传记多多少少会有些修…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245
  •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_1300字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1300字 最近这段时间读过的最棒的一本小说了,准备回购一本纸质版,不时地翻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会不自觉的代入,看着弗兰西一步步成长起来,彷佛是在看小时候的…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