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爸爸去上学》观后感:浓浓的爱与责任

  ——《背起爸爸去上学》观后感

  影片《背起爸爸去上学》记述了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里,有一个孩子,叫石娃。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爸爸用转铜勺的方式在姐弟二人中做出决定:让石娃上学,姐姐辍学回家代替死去的妈妈,操持家务照料全家的生活。上学的途中,因为渡河的时候,突遇雷雨,水流湍急,石娃身边的小女同学被淹死,吓得石娃钻到家里的角落,死活不敢上学去了。因此,爸爸不但狠很地打了他,还背他去上学。一天又一天,石娃16岁了,上了中学。他对化学十分感兴趣,参加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得了一等奖,随后考上师范学校。可就在喜报频传时,爸爸在割高梁的时候跌下了山谷,一条腿残疾了,石娃为了能照顾爸爸,自己又能上学,于是就背起爸爸上学。

  这部片子多处情节令我感动。

  石娃的同学溺水后,他就不敢去上学了,是爸爸背着他去上学的。现在是石娃背着爸爸,爸爸这一“背”是无私的父爱,而石娃这一“背”是忠实的孝心。石娃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反哺父母。爱是无私的,而石娃和爸爸的爱都是平等的。苦是什么?苦只是物质上的,如果你有这么个孝顺的孩子和这么疼你的爸爸,你还会感到家境贫苦吗?穷是什么?穷也只是经济上的,人穷志不穷,如果你有像石娃姐弟这么懂事、上进的好孩子,你会感到家里穷吗?我觉得,精神和家风是最大的财富。

  联想自己,当妈妈辛苦一天后还为我一字一句辅导作业,洗衣洗袜时候,我又何曾想过回报?当爸爸为了给我创造优越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四处奔波,回家后疲惫不堪的时候,我又何曾想过报答?生活上,我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像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王子,很少真正体会过父母的艰辛。想到这里,看看石娃,愧由心生。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何况人呢?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家人的爱和支持永远是我们奋斗的起点,远航的动力。

  石娃上中学了,姐姐为了给石娃交学费,舍身下嫁给比石娃还矮的小矮人,拿彩礼钱给弟弟交学费。石娃很伤心,跑到村边大喊着姐姐,但姐姐早已远去。石娃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一等奖,他没让她姐姐失望,更没有让姐姐白白牺牲。石娃的姐姐让我不禁想起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远嫁边塞的文成公主、王昭君,她们都是了不起的女人,是国、是家的脊梁!

  转眼间,石娃考上了师范大学。因为姐姐过早地嫁人了,家里只剩下身有残疾的爸爸,此时爸爸又中风了,生活难以自理。不去读书,这么多年的汗水白流了,家里人的付出都付水东流了!去上学,爸爸独自在家怎么办?矛盾、纠结之后,石娃决定放弃学业。可爸爸知道石娃的决定后,不想拖儿子的后腿,就乘石娃熟睡时投井自尽。石娃惊醒,毫不犹豫地跳下井把爸爸救上来了。他在尽孝和求学的两难情况下作出了惊人的决定:背着爸爸去上学!就这样,他用自己瘦小的身材背起爸爸,跨过黄河,踏进了师范大学的大门。背着爸爸上学是石娃的责任,是他一颗孝心,他要照顾爸爸,他要尽孝道。就像当年爸爸一样,他背着石娃过黄河去上学。责任,是印在你身上的印章,让你时时记得自己的责任。面对困难,面对生活,不是怨天尤人,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激流勇进,去积极承受,去乐观面对,苦不再苦,难不再难,这是这部电影给我更深刻的教育。人生,从一开始往往就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但是,不向命运低头,勇于担当,敢于面对,不论什么样的人生都是精彩的!而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石娃的爸爸、姐姐还有石娃,都不辱使命!

  在美丽的日落中,石娃背着父亲踏入了师范的大门……背起的是爱和责任,一路留下的是感动与激励!

  点评:这篇观后感抓住了《背着父亲去上学》的精神内涵,把中华民族的那种人性的美完全表达出来了,其实就是爱与责任。小作者能结合自身的实际,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一段揭示了爱和责任,这也是文章的主旨,升华了主题。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631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原则》读后感1000字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原则》读后感1000字: 文:蒋武;达利欧认为,我们可以像看待机器一样看待生活、管理、经商和投资,并将其系统化为一系列原则。《原则》一书阐述了他的原则的两大基…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3
  •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张国荣传(典藏版)》读后感_900字

    《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张国荣传(典藏版)》读后感900字 我应该是从高一那年开始,正儿八经认识张国荣的。因为一开始,我不懂大家为什么要叫他哥哥,大家为什么要讨论他的各种纸面上很吊的成…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90
  • 苏东坡传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题记 林语堂说:“我认为我完全知…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65
  • 《上甘岭》读后感400字

    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从谈判桌…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15
  • 《养花》读后感500字

    养花是一种情趣,养花是一种艺术,养花是一种乐趣,养花同时也是一种生活。 《养花》中曾讲到过老舍对养花这事的感悟:“有喜有愁,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35
  • 《骆驼祥子》给我的启示600字

    窗外撒进几缕阳光,我坐在书房,翻开了那本带着淡淡墨香的《骆驼祥子》。祥子步履维艰的向我走来。 祥子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渴望拥有自己的洋车,为此勤奋付出,省吃俭用,很快他就会如…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0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