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分享:读《童年》所想到的……
——当侵害伸出魔爪……
阅读包含了很多重含义,比如阅读一本好书,使人把握知识的钥匙;欣赏一部电影,使人感受到世间的悲欢离合;游走于山河之间,使人享受大自然的奇丽……
——题记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捧起《童年》这本书,看到阿廖沙的悲惨生活,被外祖父虐待;看到外祖母的宽容,慈爱;看到在黑暗中的一丝光明,在丑恶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这种事情不仅在书中,或久远的年代出现,更在现今这个法制、文明的社会,在我们身边发生。这让我联想到“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一名儿童被幼儿园教师虐待,其原因仅是退餐费的问题从而发生了争执,班主任很生气,便虐待了这名无辜的儿童。老师甚至还一味地推卸责任,引起了市教育局和市妇联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社会对儿童保护的重视。
不一样的童年
未成年人受虐待的事例屡见不鲜、令人触目惊心:七岁的女孩童童,原本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她活泼开朗有礼貌,如此的一个孩子,竟被生父与继母虐待,她睡觉、吃饭都在家里阳台上,吃饭要等爸爸、后妈和姐姐吃完饭才可以吃。一天可能都没有一顿饭吃。有一天晚上因为她饿得实在不行了,就从二楼的阳台跳下来。童童当时跟便利店里的阿姨说,“我实在太饿了,就从二楼阳台跳下来了。”这才发现,在她的裤脚里,还装着一只碗。童童的经历使社会人群唏嘘,有很多热心人士伸出援手,帮助童童实现她的愿望。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应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所以成人虐待未成年人理应受到社会的严惩。
斗智斗勇
大家听说过“千米血路”吗?这个事例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子在回家的途中遭遇歹徒抢劫,尽管她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歹徒的行为,但歹徒不是一个轻易妥协的人,把女孩的未交的学费抢走,还把她的脖子割伤,眼看歹徒就要挥刀杀死女孩了,她灵机一动,想到了装死的办法。尽量屏住呼吸,躺在玉米地里不敢有丝毫动静,惊险地躲过一劫。她忍住巨大的痛楚,依靠自己的能力爬行近千米回到村落,才被人救起。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救,就像事例中的女孩子说的:“一天天长大的少女们,应该增强她们的防范意识,应该尽量回避在人迹稀少的地方独行,这样就不会给心有歹念的人留下机会了。”我们在思品课上学过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与犯罪分子斗争时,不能硬碰硬,要学会斗智斗勇,设法与歹徒周旋,及时拨打“110”或向周围的人们求救。
这些都是我们在报纸,书籍和新闻上阅读得知的,我们在这儿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心得是因为我们希望每一位公民都能够重视青少年的权力。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时,我们自身也要学会保护自我,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自乱阵脚,冷静地应对。
让我们在阅读中探索世间的奥秘,在分享中得到古今的精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