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题记
手捧一杯绿茶端坐台前,轻轻翻开书页,仔细品味着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不禁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夫子,重新认识了《论语》。
《于丹〈论语〉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七大篇章,并运用故事的形式解说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于丹认为,孔夫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这种温度,不烫手,亦不冰冷,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这让我不禁想起上学期的《论语十则》,其中一言道: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个字可以奉行终生呢?孔子说:“其恕乎。”大概就是恕吧。什么是恕呢?孔子又加了八个字,就是你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
这说的容易,但是,真正做到谈何容易。有人对于一件事的处理,常有对人不愉快、不满意的地方。说实话,如果是自己处理,不见得会比对方好。但是我们都有这样一个这样的缺点,总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完美解决问题,十全十美;但对自己处理的不好的事,却用自己已经尽力了,做得很好了的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自己是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别人也是一个人,同样的,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正如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擅长的事物。想想我们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子女,往往是以自己的方式爱他们,但不见得就是他们喜欢的方式。我们给自己的亲人买过多少他们不喜欢的礼物?我们总是自以为地认为他们一定会喜欢这个礼物。就如同我上次生日一样,一个同学送了我一个杯子,但是我并不喜欢它的造型,但是听我另一个一起帮忙忙挑选的同学说她们挑了很长时间才挑了这个,一想到她们那喜滋滋的模样,我还是用了,尽管我并不喜欢。所以说,知者不惑,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当中又包含了多少的哲理呀!
论语,一部经典,里面蕴含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包含了为人处世之道。论语心得,于丹用自己的体会把灰色的孔子链接到多彩的世界来,姹紫嫣红的世界,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希望我们都能做到“恕”。
广州市第二中学
初中组
初一七班
蔡颖诗
指导老师:柳英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