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2月2日 1:30 不理会地理试卷上的不知所云。3:00 拎着大包小包赶赴在回家的路上,包里携带的不仅仅是衣物,还有满身的疲惫和满满的思念。
夕阳西下,鸟儿要回巢了。思念像阵阵微风,吹破了湖面的平静,泛起涟涟心绪。
家是一个港湾,累了,停泊一下;是一片森林,倦了,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家里的老父老母,祥和的面容,期盼的眼神,望远处能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心理有份怜悯,有份敬爱,所以要回家,飞奔回家。
2月2日,我回家。满满的欣喜,深深的歉意。
礼物
2月1日,以就是回家的前一天,一位同班同学为她的父亲买了一双袜子。女儿为父亲买礼物只是平常的一件事,买的也只是普通的一双袜子。虽礼轻,却浓缩深情。哪位父母会在意子女的礼物是否高贵呢,能够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虽然用的依旧是您的钱,但我们明白了该怎样珍惜,怎样努力和回报。
让时间证明:在滴答的时光流逝中,我们会不懈的努力,在未来,我们会为您献上一份满意的礼物,用我们的心血,用我们的智慧。
父亲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学校我是与外界隔绝了。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关系问题,不包括其他的人。
难得一次回家,我却发现岁月不饶人!
突然抬头发现父亲的头发几乎全白了,可上一次见面几乎还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几个月的光阴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我知道花开花谢只是几个月的时间,甚至是几天,几个小时,可是我们是人,人也会这样吗?难道真的可以瞬间苍老?我感到心口有阵阵作痛,我知道这叫心痛。
电话
终于打了个电话回家,告诉父亲,放假要补课,回家要迟了。
很感谢父亲一直都事业相信我,也因为我从来没有正式地撒过慌。
当彼此拿起话筒,两地的两个人的两颗心就可以沟通,可以互道问候了。当我到父亲急切的话语,我明白了原来一个电话就可以让父亲感到心慰的。为什么我没有早早的发先,Call个回家并非难事。
包饺子
2月5日,大年三十的前几天,我和奶奶一起包饺子。
过年包饺子,吃饺子已是个习惯了,不知从何时起。也徐不恰当用“何时”来形容了,它的渊源与中华五千年相抵长吧!
当年早已染白了奶奶的发,沧桑写满的脸上显得凹凸不平,只有一口牙依旧洁白整齐(可惜也是假的)。她总是唠叨不停譬如:过年了要怎个怎个———不过我都细细听了,虽然其中有些迷信,有些不可信,但我想自己可以分辨。
每个人都有信仰,无须把它道破,她讲的满足,我愿做个好听众。
我想起一句话,人生如饺子。
新年
农历12月30日 12 :00 一年的结束,一年的开始。
此时的鞭炮特别响,烟火格外的艳,只有今夜才有那么多的人还没有入眠。
在农村,只有新年才会有美食,才会有特赦令,这是传统传统会一代一代地被沿续,老一辈会死守,而我们感到很疲惫。
新年到底代表了什么,一切从新开始,还是又多了一个年轨?!
自醒
把青春当作筹码,许下了豪言壮志,又在平时,你我履行了多少?!
几许在里夜醒来,无法再入眠,心里满溢负罪感,似乎愧对了谁,我愧对的人是真诚为我付出的人,包括我的老师,包括我的父母。
一代一代
爷爷奶奶是一代,爸爸妈妈是一代,我是一代。
爷爷奶奶会在大年初一告诉我,孩子,大年初一不要在床上吃东西,否则来年你盖得棉絮会破。
爸爸妈妈告诉我,女儿,大年初一不要去店里买东西,否则这年的钱财会往外流。
我不喜欢泥泞的路束缚了我的脚,我喜欢攀越,喜欢远行,喜欢自由不被约束。
终于有一天,盖了一年了的了被子里的棉絮成了东一堆西一快,忙碌了一年口袋里钱依旧是寥寥无几。
于是又一年的大年初一,我不在床吃东西,还有紧紧地封锁自己的口袋。
最终,我成了乖乖女,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团圆
新年终究还是一件好事。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欢聚一堂,谈谈聊聊,说说笑笑。
一幅祥和,团圆的画面。老人乐得亦如孩子。
也这就是过年的一个意义吧!
(本文获青田县2004年度孝敬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征文三等奖 章文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