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乐十年寒窗,今朝终于金榜题名,考进了一所令人羡慕不已的大学,这可把他给乐坏了。小乐今个儿头上的阳光也显得特别的灿烂。
但这种灿烂的感觉没能维持多久,很快的,就被那通知书上的五位数的学费驱逐殆尽。小乐持着沉甸甸的通知书,想起父母亲那日暮下迟归的岣嵝的背,想起母亲那过早爬上了鬓角的白发,想起了这几年为了供他上学而家徒四壁……
(一)谎言
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折腾,小乐回到了那个偏僻得连鬼都不愿来的穷山沟。
远远的,父亲的身影出现在村头的那个他离乡回乡的路口,父亲又显老了,晚风中的他更是如此的单薄。
“爸”,小乐的心中不由得一阵酸。
“咋样?”,父亲一脸的期待。
“爸,我,我没考上……”小乐低着头,盯着脚尖。
小乐感到父亲的手僵了一下,一会,大掌微颤地轻抚上了他的头“孩子,这不怨你,是爸没能给你个好的条件,我知道,你尽了力了。”
(二)真相
好事传千里,无论如何落后,封闭的小山村,也挡不住这样天大的喜讯。
那天,父亲像个小孩似的,蹦回了家里,一见到小乐,不由得责怪道 :“你这孩子,真是不懂事,考上了大学,为啥还要骗我呢?”
小乐知道瞒不住了,便顺水推舟说:“爸,那大学不好!”
“还骗我,”父亲有些生气了,“村长说那是省重点大学。”
“小乐啊!你千方百计的骗我究竟是为啥呀?”
小乐再也忍不住了,眼泪不由得涌出了眼眶。
哽咽着,艰难地说出了两个字,“学费!”
父亲沉默了,陷入了沉思。
半晌,父亲发话了:“孩子,这大学,咱一定得上。学费,我再想想办法!”
(三)插曲
此时,正值村里换届选举,别看这穷乡僻壤,巴掌大的地方,可是,大家对村长这一职位可都不含糊。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后剩下老村长老李和他的死对头老赵两位候选人。他们俩都对村里其他的人做了“工作”.剩下决定自已“命运”的几票就掌握在老王的手里了。
老村长不愧是老村长,懂得“先下手为强”,他便先到了老王的家里,热情地对老王说:“老王,你家小乐要上大学了吧!我知道你开销很大,这里有两千块钱,你先拿去,顺便把这几张选票也麻烦你早些填了吧!”说完,便悄悄的走了。
老李刚跨出大门不久,老赵就来了。同样是对小乐的出息自是一番夸奖。而后便开了话题:“老王,儿子的学费还没着落吧!这样吧,我有个侄子在市教委工作,我和他打个招呼,看学费能不能给减点,能减最好, 如果不能,我再来帮你想办法。”
“不过”,老赵顿了一下说:“也有劳你考虑一下选举的事,希望你能尽快给我答复。”
这下,老王可就犯难了,小乐更是对着选票发呆,父子俩就这样相对无语的坐到了深夜……
(四)选择
第二天,小乐悄悄的走了,桌上留下一封墨迹未干的信:
爸、妈:
原谅儿子的不辞而别,我不想再给家里增加那么重的负担,但,我又不想让你们太失望,所以,我选择了离开。我会去打工,想办法多赚一些学费,同时,我也会去申请助学贷款。王村长的钱我放在抽屉里,请替我还给他。
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走,我现在已有能力独行! 儿:乐
信的旁边,放着三张选票,上面清晰的写着两个字…
(本文获丽水市2003年高中作文竞赛一等奖,罗建勇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