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下午,班长孙伟晓向同学们宣布:今天的班会,老师请了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来作报告。
班长刚说完,班里便像炸开了锅。我们班里几个淘气鬼一拥而上,将她团团围住,迫不及待地追问这个“特殊”的人是谁。只见班长冲我神秘地笑笑,然后一本正经地说:“这个嘛……暂时保密,无可奉告!”说完就叫我们整理好课桌,而她自己则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劳动最光荣”五个漂亮大字。
教室刚布置好,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端端正正地坐着,目光却齐刷刷地盯着教室的门口,等待着“特殊”客人的到来。一会儿,班主任陈老师陪着一位中年妇女,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马上热烈地鼓掌,我却顿时愣住了,原来,来的竟然是我的妈妈——一个扫街道的清洁工。现在我才明白刚才班长为什么冲我笑。心想:这下我完了,我以后怎么能在同学面前吆五喝六?妈妈啊,妈妈!你太……唉!我感到脸上热辣辣的,不敢抬头向讲台上看。这时听见陈老师请妈妈讲话了。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前几年由于孩子她爸常年体弱多病,家里有没有固定收入,便四处找工作,但都因文化水平低,到处碰壁。后来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下,干起了清扫街道的工作。刚开始,村里人都瞧不起我,就连我的女儿也觉得丢人。我伤心极了,心里老是想不通,我凭自己的双手,用劳动的汗水,既保持了街道的整洁,又减轻了家庭的负担,这工作贱在什么地方?后来……”
妈妈越说越激动,教室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不知什么时候,我抬头,与哈哈哈目光相遇了,我看见哈哈哈目光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希望,我再也坐不住了,大步走上讲台,深情地说:“妈妈,您辛苦了,我为您感到骄傲。”说完忍不住扑进哈哈哈怀里。
教室里再一次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只觉得脸上直发烫。
(指导老师:陈立晖)
点评:本文是一篇见解独特、发人深思的好文章。谁也没有想到作为清洁工的妈妈会进入课堂,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妈妈竟然以她的自信、自强感染了班上的每一位同学。文中对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是本文的成功所在,同时也反映了小作者思想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