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他的第一封信时,还是两年前。他在信中说:“你的确是个很好看的女孩,尤其是你在黑板报上登载的那篇《无声的雨》,写得真美!我一直都想和你说说话。可是,你恐怕想不到,我每次远远看到你时,心里的那种感觉:那是一份很美的很柔的快乐!我不想也不忍心破坏这么一份静默,于是我便常常独自听着‘无声的雨’。……”署名“阿侃”。却没有留下任何详细的信息。
凭着自己的直觉,我相信这人就在自己的周围。也许是有人恶作剧吧,我这么想着,并没有在意这么一封信。直到紧接着收到“阿侃”的第二封信,我才不得不相信,学校里真的真得有个自称“阿侃”的人。他在第二封信里说,他一直都在远处看我,还说把我那篇〈〈无声的雨〉〉背了下来了,还以他自己的方式一字不漏的写给了我。我当时无心去追究。因为在那些湿湿的日子里,我总爱静静的坐在亭子里看雨,心里默想着一个叫杭的男孩。
很多个日子过去了,“阿侃”一直在给我寄来那带有蓝色的信封的信。有时是一首小诗,有时是一段歌词,有时似乎仅仅为了说一句话。
杭终于不再来找我了。我没有任何表示,只像野鬼似的在校园里一圈又一圈的走着。
第二天,便又收到一个蓝色的信封。阿侃在信中说:“昨天我一直在窗口注视着你。你不快乐是吗?你那把紫色的雨伞太小了,小心淋湿自己的头发。”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全校一千多个学生。“阿侃,你到底是谁?你到底在哪里?”
每个星期六,我都按时收到那个蓝色的信封。取来了那一份属于我自己的快乐。
这样过了两年。
记得离校的那一天,我又收到了期待已久的“阿侃”的信:“美丽可以延长 ,请帮我保存那些蓝色的小信封,如同永远保存这份美丽一样。别说想见我,谢谢你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更谢谢你在这两间给我无数的快乐,永远祝福你!”我是给了他那么多的快乐吗?我傻傻的问着自己。
看着熙来攘往的人,我仔细的注视着他们,我在搜寻着我眼中的“阿侃”。似乎觉得每一个都像,又觉得都不像。
却忽然感觉到了内心深处的“阿侃”。也许他是对的,就让我们彼此默默珍藏起这两年多的快乐吧!毕竟它们充盈了两个少年人最美丽的空间。
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