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提起这句话,我就想到了那个让座的年轻人。
有一次我坐车进城,那几天是春运高峰期,坐车的人很多,我好不容易才挤上了车,车厢的过道都站满了人,车在公路上颠簸,我身体随之左右摇晃,觉得头沉重起来,心里也闷得受不了。
突然的刹车,使站着的人差点跌倒。车门边的人向中间移了移,门缓缓地开了。只见一位年轻女子搀扶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面容憔悴,老人在厚厚的棉衣包裹下仍然显得很瘦弱。老人抓紧车门在年轻女子搀扶下艰难地上了车。车开动了,站着的老人向后仰了一下,车还是那样的颠簸,老人好像很不适应,脸色苍白,似乎很痛苦。坐在老人旁边的一位中年人似乎觉察到了老人的情况,看了看老人,但又扭头看向窗外,装作没看见似的,站着的我无奈的摇了摇头。车颠簸得更厉害了,老人慢慢地移到车窗边,把头伸出窗外,下巴搁在窗沿上,“哇哇哇……”吐起来了,寒风呼呼的刮着,她花白的头发被风吹得呜呜的响,脸色煞白。
车停了,老人吃力地关好车窗站回原处。看着老人痛苦的样子,我想:要是我有一个位置该多好啊!那样老人就会有坐处了。“老人家,你到我这儿来坐吧!”我的思绪被打断了。坐在我旁边看书的那个年轻人站了起来,走到了我们的队伍中,腾出了他的座位。“老人家,快来坐好!”那位年轻 女子很感激地说了声“谢谢”,慢慢地扶着老人坐下。车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有的人向这位年轻人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有的人羞愧的低下了头。顿时,我觉得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渐渐高大起来。
车又开动了,虽然还在不停的颠簸。老人坐在那里精神慢慢好起来了,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阳光照了进来,车内温暖了,明亮了。
(简评:本文以一件小事,突出这位年轻人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
作者:重庆市黔江区黎水镇中心校八年级(2)班 简翊 指导教师: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