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吃西瓜的好处叙述得非常详尽,他说西瓜甘寒无毒,不仅“消烦止渴,解暑热”,而且“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医书中还把西瓜称作“天生白虎汤”,白虎汤是中医治疗高热、烦渴等实热病征的得力良方,说吃西瓜就能达到这一方剂的作用,足见医家对它的重视程度了。在今天看来,夏季中暑或其他急性热病出现的发热、口渴、尿少、汗多、烦躁等征,可通过吃西瓜来进行辅助治疗。
此外,西瓜的入药部分还有被中医称作“西瓜翠衣”的瓜皮。其实,瓜皮在清暑涤热、利尿生津方面的作用远胜于瓜瓤,只是识得此物之人不多罢了。瓜皮只要经过稍加修制,就能成为夏季里一道难得的解暑菜品。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削掉其外面的粗硬绿皮和残留的瓜瓤,切成条状,以麻油、精盐及糖、醋拌食;也可与葱姜肉片等物一起爆炒,淋薄芡起锅,均清香宜人,尝后使人胃口大开。
西瓜为夏秋"瓜果之王".是瓜类中汁液最丰富的,含水量为95%左右.有除烦止渴,解暑热,宽中下气,利尿降压,清肠润肺,利小便,解酒毒的功用.西瓜汁中含有蔗糖,果糖,葡萄糖,有机酸等.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西瓜汁含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变为可溶性蛋白质,所含配糖具有降压作用,少盐又利于肾炎病人,是肾炎,心脏病人的理想食物.对于急性膀胱患者更有冲洗膀胱的良好功效.西瓜皮擦皮肤,可使受太阳暴晒而受伤的皮肤康复.
西瓜为夏令的主要瓜果,所以又称为“夏瓜”;西瓜汁多水份大,又叫“水瓜”;西瓜性寒,能清热解暑,所以又有“寒瓜”之称。 我国古代人已知道镇凉后的西瓜更能清暑解渴,土方法是把整个西瓜放在竹篮中,潜入水井,浸泡半天再捞出。 西瓜赢得人们宠爱,与它营养丰富分不开。西瓜除含有大量水份外,在瓜瓤中几乎囊括了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葡萄糖、果糖、蔗糖;维生素a、b、c,胡萝卜素,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果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应有尽有。 中医认为西瓜有解暑除烦、止渴生津、清热利尿功效,是治疗中暑、高血压、肾炎、尿路感染、口疮、醉酒等病的良药。 西瓜的果汁极为丰富,含水量高达96.6%,在所有瓜果中名列第一。在炎热的夏天,吃上几块西瓜,那淡淡的清香,那甜美的果汁,顿时给人带来清凉之感,确实是消暑解渴的上品,不愧为夏季的“瓜果之王”。 夏天高温,汗出很多,进食减少,食用西瓜,既可补充水分,消暑解渴,又能供给营养,维持生理功能,有助于防止暑天生病,俗话说得好:“暑天几块瓜,药剂不用抓。” 在作为水果生食的同时,西瓜更可做菜入馔。西瓜做菜的最佳部位是瓜皮,西瓜皮又名翠皮或青衣,削去表层老皮后可切成丝、片、块,采用烧、煮、炒、焖、拌等烹调方法,可做出“翠皮里脊”、“糖醋瓜皮”、“清炒青衣丝”、“凉拌西瓜”等菜肴,其味皆清鲜爽口,不逊于任何一种瓜类蔬菜。西瓜瓤也可入肴,用其切块炖肉或挂糊炸,味道都很不错。 西瓜,是夏令佳果,也是治病良药。西瓜的瓜瓤、瓜皮和瓜子都可作药。西瓜皮还有一个很形象的药名———西瓜翠衣。在历代医药书籍中,都有西瓜作药的记载,认为它有解暑热、止烦渴、利小便、治血痢、疗喉痹、解酒毒等多种功用。现代研究也证明,西瓜作药用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