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我评价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相对于“知人”而言,“自知”更不容易做到,因而也显得更加可贵!

自知之明,说白了,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公正的评价。尤其是针对自己的能力与智力而言。

一位哲人说:“诚实地展开自己,这是人生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的确如此。一个具有自知之明的智者,他向自己和他人诚实地展开自己,不仅不会让人生走入黑暗的胡同,反而会使人生柳暗花明。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

子贡是自知的,是明智的,他虽然在才能上不及颜回的闻一知十,但却凭借其自知之明,在他的老师面前昭示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让老师由衷赞赏,而且美传流于千古!

可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极少,而不能认识自己的人却很多很多。有的人心怀鸿鹄之志,可真给他施展的空间,却又往往大不如意,令人抱憾;有的人妄自尊大,目中无人,批评起别人来头头是道,可自己做起事来,却常常束手无策,力不从心……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没有自知之明者,他们陷在自我欣赏的迷雾里,飘飘然以为自己是一方神圣,其实只是自欺欺人!

没有自知之明者,往往害人害己,贻害无穷。三国时的马谡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凭着读过几本兵书,他就自以为自己谋划过人,结果呢?失了街亭,坏了诸葛亮的大业,也弄丢了自己的小命。这样的故事并不少有,古今中外皆可见之。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人何以不易自知?这原理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人们大都喜爱听好话、奉承话。不自知的人听到好话、奉承话,便会信以为真,飘飘然,觉得自己好伟大,他们往往会忽视其真伪以及说话者藏在奉承之语后的特殊目的。

越是取得一时之成功者,越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越是在上位的领导者,也越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要避免在恭维声中迷失自己,就必须保持自知之明。

《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这样的自知之明,没有被旁人的捧昏了头脑,他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里,他把吹捧者的内心揭示无余,因此没有被“妾”和“客”所欺骗,能清楚得认识到自己“不如徐公美”的客观事实。

《太平广记》中也记载了这样两则故事:一监察御史文笔不行却爱好写文章,人家奉承他两句,他就拿出一部分钱财请客。监察御史的夫人劝他说:你并不擅长写作,一定是那些同事在拿你寻开心。这位老兄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于是不管别人再怎么说,他再也不干一听奉承话就得意扬扬大宴宾客的傻事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道理,成功者、领导者要记住,我们每一个人也同样应该记住。

那么,我们不妨在自己心中装上一块明镜,常常照照镜子,不但看正面,而且要看侧面、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长处、亮点,更要看自身的短处、瑕疵。这样,我们才能不至于迷失在孤芳自赏的迷雾之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887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幼儿教师随笔:不要包裹孩子

      “不要包裹孩子”是玛利亚蒙特梭利原著《发现孩子》的一篇文章。读过之后很有感触,愿和大家分享一下。文章的主要核心是呼吁人们重视孩子社会本能的培养,并鼓励孩…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28日
    102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示例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11日
    53
  • 2021年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总结例文

    2021年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总结例文五篇 活动总结更能明确活动目的,有助于我们在思想上认识到此次活动的积极意义,从而能积极、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进行活动总结,有助于我们了解活动的得与…

    实用范文 2023年1月11日
    34
  • 讲文明树新风倡议书

      市民朋友们:   2010年,广州将举办第16届亚运会,这是全亚洲的体坛盛会,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新时期广州人精神的集中展示,也是对广州城市综合实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的一…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0日
    95
  • 典型的抗疫英雄事迹

    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众人所铭记,因为你们,我们不怕,因为你们,我们相信,中国必将盘踞于世界之上。致敬所有逆行者!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典型的抗疫英雄事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典型的抗…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