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贫富差距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贫富差距的思考 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也出现不断扩大。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安全感因此而下

降,部分社会成员对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的疏离和不满情绪加重。所有这些都损害了社会的公平与信心,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影响了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发

展的同时,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也出现不

断扩大的趋向。人们对贫富差距所引发的社

会公平、机会平等与利益分配的合理性等问

题仍有异议,在缩减贫富差距、均衡利益差

别等问题上,已民心所向、势在必行。因

此,应该从造成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事

实和原因着手,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引导社会走向稳定,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

(一)收入水平悬殊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

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

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0的

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

平。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

认为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高。有学者指

出,目前中国占总户数20%的最富有户收

入,占有全部收入的51%以上,而20%低收

入户只占4%左右。从主观感受方面来看,多

数社会成员已认为贫富差距是中国严重的社

会问题。

(二)收入来源呈反向变化趋势,两极

分化显现

如果将收入界定为由工资收入、商业利

润、投资分红、股票收益、社会福利、津贴

补贴、赠与等内容构成的话,我们可以看

到,富人与穷人的收入来源在近年中出现了

方向几乎相反的变化:

富人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和

增值速度快的特点。表现在,第一,补贴津

贴和资本收入,如商业利润、投资分红、股

票收益等等在总收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

重。同时收入地位较高的群体常常得到更高

的福利分配;第二,现代富人通常拥有良好

的人力资本,如高学历、丰富的管理经验、

勇于创新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等,更容易占

据高回报的职业位置,获取高额收益。

穷人的收入来源呈现出相反的倾向:近

年来逐步萎缩、价值递减。表现在,第一,

构成穷人最主要收入来源的工资收入。此外

低收入者需要承担高昂的医疗、住房等支

出,收入水平不能满足必要的、基本的消费

性支出的问题日渐突出;第二,非技术性劳

动力的市场价值下降,收入回报递减。这是

由于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农民工构成的

非技术性劳动力市场出现劳动力过剩的局

面。

(三)消费能力悬殊

中国目前存在的2148万极端贫困人口是

以人均年收入668元这个标准划定的。按这个

标准人均日消费达到2元便算是脱贫了。实际

上联合国规定的世界通用贫困线标准是人均

日消费仅1美元,这是中国现行标准的4倍还

多。如果按这个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规模将

远不是现在的水平!另一方面,中国现在已

经是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并以每年

20%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15年,将跃升全

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我们现在的贫富差距过大在很大程度上

是由于最近20多年来经济政策的偏向。20年

来中国的经济政策形成了一个恶习,这就是

只给富者以优惠政策,只给富裕地区和富裕

的个人以优惠政策。

(一)税务不合理

《福布斯》发布的“全球2005税务负担

指数”称,中国税务负担排名全球第二。与

此相对,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税收的65%来

自工薪阶层,富人占总人口的20%,但是他

们上缴的个人所得税还不到国家个人所得税

收入的10%。

税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调节收入差

距。其原则是从富人那里多征一点,用于帮

助低收入阶层的教育,医疗,市内交通等开

支。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主要体现在,其一,覆盖面有限,应保

未保的情况还较为严重。其二,保障标准偏

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尚不能满足相当一部

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致使大批城市

贫困人口的生活、医疗、教育等基本权利难

以得到保障,一些贫困家庭陷入疾病、辍

学、失业与贫困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地区政策不平衡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有先天因素,但政府

政策不平衡的人为因素也需要予以重视。本

来东南沿海地区在市场经济中天生就有地理

上的优势,可以长期保持比内地更高的人均

收入水平,它们却在最近20年中一直在政策

待遇上享有比内地多得多的优惠。

(四)教育机会、权利不平等

2002年全社会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占

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

另一方面,实施差别化的高考分数线,

本意是为了保护弱者,从而更充分地保证平

等的实现。但事实上,这一政策在实行的过

程中,受各种利益关系的影响,最终的形态

是各种利益博弈的结果,而到了今天,这一

政策基本已经背离了其初衷,现在能够享受

“低分待遇”的并不是那些最穷苦的农村,

而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实践表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受教育程

度与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呈正比关系,特

别是在当今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社会个体的发展前

提。如此不平等教育只会拉大贫富、城乡差

别,并不断“马太效应”下去,恶化社会的

利益格局。

在社会贫富分化亟待解决的情况下,如

何解决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太大的问题

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

的一个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这一

问题,也必须从问题的原因入手。

(一)从税收政策入手

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所占比

例约为28%,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在国家税

收中仅占7%,其他大部分税收都来自于消费

者的消费。

对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税制改革,尽快

消除“逆向调节问题”,切实发挥政府财政

的社会再分配功能。在计算纳税人的所得时

应该包括工资收入、商业利润、投资分红、

股票收益、赠与等内容,不应该只针对其工

资收入。二是改革完善财产税,规范现行财

产税税种,对于一些生活必需消费品应减税

或免税,对于一些高收入群体的奢侈消费项

目,如高尔夫球、桑拿、健身、保龄球等,

应尽快开征“奢侈消费税”等富人的税务。

(二)完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要加强对贫困群体的直接救助与扶

持力度。在城镇,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最低保障标准,积极

稳妥地推进基本医疗及教育援助;在农村,

应继续强化扶贫工作,并逐步使扶贫工作制

度化和规范化。此外,鉴于各种自然灾害对

农村贫困的影响较大,应积极探索更为有效

的灾民救助制度和救助方式。

(三)二是在当前经济增长难以提供充

分就业的情况下,应通过加大政府投入,结

合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增加非技术性

劳动的就业岗位。

(四)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

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以

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发展、人力资源开

发等为重点,尽可能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

经济和文化基础条件的差距,特别是要通过

提高人的素质和改变落后的观念,培育中西

部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和持续的竞争

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投入和政策扶

持,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到中西部进行

开发投资。

(五)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权利

国家教育预算向贫困地区倾斜,增加富

裕地区财政对教育行业的投入。从保护弱者

的角度出发,屏除各方利益的影响,实施差

别化的高考分数线,充分地保证教育平等。

只有依靠基础教育、技术教育,传播知识技

能,逐渐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技术含

量,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从根本

上改变贫困人口的落后状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949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买车贷款申请书范文

    申请书尊敬的学校领导: 本人系X年级XXX班在校生。 由于妈妈常年生病卧床不起,一家人生活会来源只能靠爸爸一人工作勉强维持。爸爸的工作是搞运输,汽车是贷款买来的。因为业务不好,现在…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8日
    127
  • 2021幼儿园教师德育心得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

    实用范文 2022年8月20日
    55
  • 小学教师个人学期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到了学期末,应该进行个人小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个人学期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和参考。 【小学教师个人学期工作总结一】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始终一如既往持续着认真、踏…

    实用范文 2022年10月30日
    35
  • 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帮孩子重拾信心》

      教育笔记:帮孩子重拾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保证,后进生如果在主观上对自己放弃了,就很难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成绩只会越来越差。教师是领路人,要不断鼓励他们,使其树立“…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1日
    94
  • 教育局缅怀先烈倡议书

      时临清明,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烈士墓前,缅怀祖国春天的缔造者,悼念敬爱的革命先烈。这里翠柏凝春,我们为那些因正义而牺牲的烈士拂去尘土,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 …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22日
    58
  • 幼儿园小班音乐说课稿:小马

    幼儿园小班音乐说课稿:小马  一、说教材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每一次带小朋友出去散步,总能发现孩子对春…

    实用范文 2022年9月3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