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韬光禅师――白居易诗词全集

  寄韬光禅师
  [唐] 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译文】
  一个山门变作两个山门,两个山寺原是一寺所分。
  东涧水中流着西涧的水,南山云叠起了北山的云。
  前台的花绽开后台能看见,天上的钟声人间也能听见。
  遥想我的宗师宣扬教义之处,香烟和着桂花洒落纷纷。
  【注释】
  韬(tāo)光:杭州灵隐寺僧人。
  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建于五代时期。
  上界:天上。
  下界:人间。
  师:对佛教徒的尊称。
  行道:指宣扬佛教教义。
  天香:指拜佛的香烟。
  桂子:即是桂花,是对桂花拟人化的爱称。
  【赏析】
  该诗首联叙述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颔联与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风景;尾联阐述禅师的平常道行,随缘真心。全诗浑然天成,禅韵缭绕。
  首联写禅寺缘起。一寺分为两寺,而两山相近,进了此山,也就等于进了彼山。
  颔联接着细写两寺、两山方位关系,写东西南北相连相近,从流动的云、水写起,正是最好不过,而妙语如珠,一气读来,也恰如行云流水。
  颈联仍写两寺关系,而“前台”“后台”“钟声”,已带出第七句“行道处”。前已写尽南北东西,接着又写前后上下,圆转玲珑,无所不到,读来应接不暇。句式与首联固是不同,与颔联也是同中有异,并不犯复,而写花则从后视前,写声则从上到下,丝毫不乱。这六句诗,对仗工整,连续使用叠字,诗味回环。东西南北前后上下,顿拓无限空间,生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尤其是颔联与颈联,包含了方位只是相对成立的观点。东涧水流,从更东边来看,就是西涧水。南北山云,前后台花,上下界钟,皆是此意。
  尾联归结到禅师身上,佛经中本有天女散花的典故,“天香桂子”,正合身份。尾联要收束全篇,不宜再用对句,而末尾“纷纷”又用叠字,则眼前仍是一片缤纷景象,诗虽至此而尽,余韵却悠然不绝。
  这首诗通过对两座天竺寺的历史关系、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诗人想象的“天香桂子落纷纷”,表达了诗人对韬光禅师仰慕、钦佩之情。全诗之创格在于章法奇特。诗的前三联,单句为句中对,合句为流水对,即前六句在相同的位置用同字,一句之中前后相对,两句之间上下相对,如珠走玉盘,铿然和鸣,笔势飘逸,流动自然,显示了圆熟的技巧。该诗音节紧凑而活泼,意致连绵而流丽,构思巧妙,语若连珠,有山歌风调,是七律之创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宝历元年至二年(公元825—公元826年)期间。当时诗人任苏州刺史,写下这首诗寄给杭州天竺寺的韬光禅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35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绛妃

    原文   癸亥岁(1),余馆于毕刺史公之绰然堂(2)。公家花木最盛,暇辄从公杖履(3),得恣游赏。一日,眺览既归,倦极思寝,解屦登床。梦二女郎被服艳丽,近请曰:“有所奉…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0
  • 孙权劝学文言文注解

    孙权劝学文言文注解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1
  • 《哀溺文序》原文及翻译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270
  • 《铁杵磨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铁杵磨针》本文出自《方舆胜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6
  •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12
  • 初中文言文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文言文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