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韬光禅师――白居易诗词全集

  寄韬光禅师
  [唐] 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译文】
  一个山门变作两个山门,两个山寺原是一寺所分。
  东涧水中流着西涧的水,南山云叠起了北山的云。
  前台的花绽开后台能看见,天上的钟声人间也能听见。
  遥想我的宗师宣扬教义之处,香烟和着桂花洒落纷纷。
  【注释】
  韬(tāo)光:杭州灵隐寺僧人。
  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建于五代时期。
  上界:天上。
  下界:人间。
  师:对佛教徒的尊称。
  行道:指宣扬佛教教义。
  天香:指拜佛的香烟。
  桂子:即是桂花,是对桂花拟人化的爱称。
  【赏析】
  该诗首联叙述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颔联与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风景;尾联阐述禅师的平常道行,随缘真心。全诗浑然天成,禅韵缭绕。
  首联写禅寺缘起。一寺分为两寺,而两山相近,进了此山,也就等于进了彼山。
  颔联接着细写两寺、两山方位关系,写东西南北相连相近,从流动的云、水写起,正是最好不过,而妙语如珠,一气读来,也恰如行云流水。
  颈联仍写两寺关系,而“前台”“后台”“钟声”,已带出第七句“行道处”。前已写尽南北东西,接着又写前后上下,圆转玲珑,无所不到,读来应接不暇。句式与首联固是不同,与颔联也是同中有异,并不犯复,而写花则从后视前,写声则从上到下,丝毫不乱。这六句诗,对仗工整,连续使用叠字,诗味回环。东西南北前后上下,顿拓无限空间,生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尤其是颔联与颈联,包含了方位只是相对成立的观点。东涧水流,从更东边来看,就是西涧水。南北山云,前后台花,上下界钟,皆是此意。
  尾联归结到禅师身上,佛经中本有天女散花的典故,“天香桂子”,正合身份。尾联要收束全篇,不宜再用对句,而末尾“纷纷”又用叠字,则眼前仍是一片缤纷景象,诗虽至此而尽,余韵却悠然不绝。
  这首诗通过对两座天竺寺的历史关系、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诗人想象的“天香桂子落纷纷”,表达了诗人对韬光禅师仰慕、钦佩之情。全诗之创格在于章法奇特。诗的前三联,单句为句中对,合句为流水对,即前六句在相同的位置用同字,一句之中前后相对,两句之间上下相对,如珠走玉盘,铿然和鸣,笔势飘逸,流动自然,显示了圆熟的技巧。该诗音节紧凑而活泼,意致连绵而流丽,构思巧妙,语若连珠,有山歌风调,是七律之创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宝历元年至二年(公元825—公元826年)期间。当时诗人任苏州刺史,写下这首诗寄给杭州天竺寺的韬光禅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35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薛奎识范镇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薛奎识范镇》出自《宋史》,主要讲述了薛奎对范镇的赏识。以下是《薛奎识范镇》文言文翻译和注释,欢迎阅读。 文言文 范镇(1)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2)蜀,一见爱(3)之,馆(…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8
  • 《口技》文言文精细阅读

    《口技》文言文精细阅读   一、文章内容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2
  • 《双调·水仙子·春暮》赏析

      【原文】   双调·水仙子·春暮(荼縻香散一帘风)   李致远   荼縻香散一帘风,杜宇声乾满树红。   南轩一枕梨云梦,离魂千里同。   日斜花影重重。   萱草发无情秀,榴…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5
  • 樊姬课外文言文翻译

    樊姬课外文言文翻译   樊姬,楚庄王的王后。樊姬为了劝阻楚庄王不要因打猎,玩物丧志,就不吃禽兽肉,以此来打动楚庄王。而楚庄王从此改过自新。张说曾说:“楚国所以霸,樊姬有力焉。”下面…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151
  • 《广陵思王荆传》“荆性刻急隐害,有才能而喜文法”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荆性刻急隐害,有才能而喜文法。光武崩,大行在前殿,荆哭不哀,而作飞书,封以方底,令苍头诈称东海王强舅大鸿胪郭况书与强曰: “君王无罪,猥被斥废,而兄弟至有束缚入牢狱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3
  •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鲁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9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