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在古代民间,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至于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诗人王维更留下千古传颂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时至今日,许多传统已经被商业化,失去了文化底蕴。往年的重阳,都没有放假,这个传统节日已经渐渐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这个节日去登高应节,去缅怀故人。所以,渐渐地,重阳节演变成了老人节。我们七八十年代这一辈,除了生活的无奈,还剩下些什么?今年的重阳,同样由于工作的忙碌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阳,又将会怎么样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40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作文过年了

      过年啦,过年啦,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贴对联又挂画,热闹极了。   我跟着叔叔去院子里放烟花。叔叔小心翼翼把烟花点着,只听“嘣啪”,烟花在天空中散开了,有…

    作文 2022年9月24日
    75
  • 还是面对面好

    这是一篇作文范文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曾经,交流是面对面,人越来与人之间有温度,有情感。现在,交流的手段变多了,但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却变凉了,情感变淡…

    作文 2022年12月30日
    38
  • 高三春节的传统作文

    压岁钱,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春节的传统作文范文5篇,以供…

    作文 2022年8月21日
    53
  • 湖花

    这是一篇记叙文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离开初中的时间也有些久了,但还没有到一丝忘却的时候,游神的路牌上仍留有这一站的方向。刚毕业那会儿还心血来潮跑过一…

    作文 2023年1月2日
    35
  • 咏梅作文800字

      梅花因其凌霜初绽,傲雪怒放,同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同誉为“花中四君子”。梅花,以其高洁耐寒、孤傲独立的性格,使得无…

    作文 2022年9月7日
    59
  • 回响在耳边的哭声

    这是一篇小学五年级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我弟弟比我小两岁,他是个调皮鬼,我想捉弄他,结果换来的不是我的笑声而是弟弟那一声声令我后悔的哭声。 记得有一个…

    作文 2023年3月11日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