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楼西老柳――白居易诗词全集

  勤政楼西老柳
  [唐] 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译文】
  风中一棵枝干半枯的大树,马上一个多情看树的老人。
  开元年间栽种的一个弱柳,如今已是长庆二年的早春。
  【注释】
  勤政楼:在长安兴庆宫西南,始建于开元八年(720),元和十四年(819)重修。
  临风: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驻马。唐朱庆余《过旧宅》诗:“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年至741年。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
  【赏析】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注:开元年间为713年——741年)所种,至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已在百龄上下,当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诗人自然会怆然动怀。东晋桓温北征途中,看到他昔日手种的柳树都已经有十围那么粗了,曾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对树伤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难怪诗人要良久立马,凝望出神了。树“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而树在诗人眼中,也是物情同人情。宋代辛弃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样情趣盎然的词句。白居易看到这株临风老柳就好像是出于同病相怜,为了牵挽他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摆弄它那多情的长条。
  诗的开始两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树就是诗人,诗人就是树,既可以说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可以说半朽之树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归根到底都是诗人的自画像,“树”和“人”都是诗人自指。这两句情景交融,彼此补充,相互渗透。寥寥十字,韵味悠长。
  如果说,前两句用优美的画笔,那么,后两句则是用纯粹的史笔,作为前两句的补笔,不仅补叙了柳树的年龄和诗人自己的岁数,更重要的是,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在内,这是诗人的大手笔。它像画上的题款出现在画卷的一端那样,使这样一幅充满感情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小照,显得格外新颖别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2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江楼夕望招客》《百丈山记》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甲诗】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9
  • 描写雷声的古诗句

      1、投翣倚床,其音如雷。——《蚊对》   2、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雷》   3、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雷》   4、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沁园春》   5…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21
  • 诸葛亮《出师表》阅读答案-2016年中考真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1
  • 赵襄王学御

    文言文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27
  •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的归纳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的归纳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风烟俱净 俱:全,都   2、 从流飘荡 从:顺,随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   4、急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4
  • 孔子世家赞_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孔子世家赞_司马迁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