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白居易诗词全集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注释】
  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赏析】
  七绝《暮江吟》是一首写景佳作。约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赴杭州刺史任途中所作。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前两句写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斜阳照水,波光闪动,半江碧绿,半江红色,活像一幅油画。“铺”字用得妙,形象地表现了太阳的斜射;后两句写九月初三夜晚,新月初上,其弯如弓,露珠晶莹,如颗颗珍珠,薄暮时分风光,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这首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呵呵,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多么象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这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弓也似的一弯新月,想起此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这首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途次所见,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3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商《送王永二首选一》送别诗

    君去春山谁共游(2),鸟啼花落水空流。 如今送别临溪水(3),他日相思来水头。   【注释】 (1)王永:身世不详。 (2)春山:泛指送别之人要去的地方。 (3)溪水:泛…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1
  • 《陶潜之略传》“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阅读答案

    陶潜之略传 房玄龄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6
  • 天净沙·春原文赏析

    天净沙·春原文赏析(精选4篇)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①帘栊:带帘子的窗户…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5
  • 文言文明史曾鉴传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明史曾鉴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曾鉴传》   曾鉴,字克明,其先桂阳人,以戍籍居京师。天顺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通州民十余人坐为盗,狱已具,鉴辨其诬。已,果获真盗。成化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 《宋史·黄伯思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黄伯思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黄伯思,字长睿,其远祖自光州固始徙闽,为邵武人。祖履,资政殿大学士。父应求,饶州司录。伯思体弱,如不胜衣,风韵洒落,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3
  • 高三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高三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高考必备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