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晚泊

  晚泊
  宋代:陆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半世以来飘零不定,像蓬草随风;谁想到今年又往巴东,那地方,已多次出现在我的梦中。
  我就要进入那险阻难行、万死一生的蜀地;行走在危机四伏的小路,面对高耸的百嶂千峰。
  邻船有人来借火种,荒野的神祠,总有人在祈求顺风。
  乘着晚潮船泊在淮水南岸,戍楼空无一人,只有乌鸦啼叫,回荡在凄迷的夕阳中。
  注释
  ⑴泊:停船。
  ⑵半世:半生,半辈子。
  ⑶无归:无所归宿。
  ⑷ 转蓬:蓬草随风飘转,因之比喻到处漂泊。
  ⑸ 巴东:古郡名,辖今重庆奉节、云阳等县。陆游此行赴夔州,即奉节。
  ⑹万死一生:犹言九死一生。极言生命的危险。
  ⑺千峰百嶂:形容山峦重迭。嶂,指高险像屏障的山。
  ⑻邻舫:相邻的船。
  ⑼乞火:求取火种。
  ⑽ 丛祠:乡野间的神祠。
  ⑾祈风:祈求一路顺风。
  ⑿ 淮南:陆游泊船的瓜洲所在地属淮南东路。
  ⒀戍(shù)堞(dié):瓜洲有石城,设兵戍守,此指守望的城楼。堞,城上的短墙。
  赏析
  诗首联就抒发身世之感,说自己长期辗转道路,似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没想到今年又往巴东去。以蓬草喻生涯无定,是前人常用的比喻,陆游用在这里,不但很切合他的身世,更因为他此刻离家不久,还带着离别的遗愁,所以分外凄切。“无归”二字,结合陆游生平以收复国土为己任,渴望战斗在前线来看,不仅仅是说自己似飞蓬,不能安居,而是对此行是到夔州,仍是闲职,不能为国出力而感到不满。次句写赴官巴东,构思巧妙,不直说其事,而说自己做梦到巴东,既说出了目的地,又表现了自己复杂的心情。陆游在出发以前,曾作《投梁参政》诗,直率地说自己“残年走巴峡,辛苦为斗米”,“但忧死无闻,功不挂青史”,梦到巴东,正是这一心情的反映。当然,三峡蜀道之难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次联便遥想此行前程的苦难,说蜀道是万死一生的险地,自己将步入那千峰百嶂之中。这两句是想象之词,也可理解为上联所说的梦中所历,在写行路难中,不免也有世路艰难的感叹。
  诗的前两联是说明晚泊即乘舟出行的原因及黯然的心情,第三联正式入题写晚泊,通过泊船时的一件小事及眼前的景色来表现。邻舟乞火,乡间庙宇有船夫们祈祷顺风,看似漫不经心而出,实际上以借火说明夜泊,以庙宇说明所泊处不是很荒凉的地方;由此末尾再顺手带出晚泊的地点是淮南岸,眼前是落日、啼鸦、戍楼。尾句结得很萧索,与诗人的心情紧密相合。瓜洲属镇江,陆游曾在这里任职,当时斗志昂扬,满怀希望,以致他后来在诗中自豪地宣称他这段经历,有“楼船夜雪瓜洲渡”句。如今他旧地重到,见眼前萧然景色,叹仕途多艰,壮志难酬,心中感慨,可想而知。
  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说自己早年学诗,“残余未免从人乞”,自从四十八岁到南郑从军,从现实中汲取了创作源泉,遂悟出诗家三昧。这首诗是陆游从军南郑以前的作品,格调远不如他晚年作品那么苍劲雄健,或多或少还可看出他向江西诗派作家曾几学习的痕迹。
  但全诗看似随笔挥洒,仍能情意相贯,属对工整,是他前期诗中的佳章。清刘熙载《艺概》说陆游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就是指这一类诗。陈衍《宋诗精华录》说:“翁与石湖、诚斋皆倦游者,而石湖但说退居之乐,陆、杨则甚言老于道路之苦,似与官职大小亦有关系。”此评恐未真正说中放翁心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56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问说文言文翻译

    问说文言文翻译   问说,即为关于求学应当勤问的论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问说文言文翻译 ,欢迎阅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2
  • 鵩鸟赋文言文带翻译

    鵩鸟赋文言文带翻译   《鵩鸟赋》是汉代文学家贾谊的赋作,为贾谊谪居长沙时所作。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鵩鸟赋文言文带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9
  • 《李揆传》“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5
  •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崔骃传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4
  • 《四知》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四知》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89
  • 《学弈》文言文赏析

    《学弈》文言文赏析   《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中的一个故事。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弈》文言文赏析,…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