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智

安稳处事

        安稳,就是沉稳、平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安稳。

       《史记》中说,“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这句话可谓“安稳处事”的最佳注脚。

       在身处顺境的时候,不会妄自尊大、沾沾自喜,这就可以做到看透得失,明忧乐之义;身处逆境的时候,也不会妄自菲薄、惶惶终日,这就说明内心能保持中正之义、心态平淡;在安乐的环境下,不贪图享受,这就说明这个人有进取之心,明取舍之道;在身处危险的环境下,不惊慌害怕,这可以说明这个人自信坦然,镇定自若。

       在顺境不妄喜,在逆境不自卑,在安逸中不沉沦,在险境中不惊恐。无论面对怎样的人生,都能用平稳的姿态安然度过。这样的人,何愁不为别人所尊敬与信任?

涵容待人

        涵容,就是包涵、包容的意思。涵容,是待人的第一要义。

       《论语》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对待自己多一些要求,对待别人少一分苛责,这才是君子的为人处事之道。唐代陈子昂《座右铭》一诗中有“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的句子,讲的就是秦穆公原谅盗取自己名马的村民,楚庄王原谅了酒后对自己妃子失态的大臣。后来都因此而得到了福报。

       涵容不是懦弱,而是明明有能力去报复别人的过错,却偏偏选择了宽容。真正的能者不是能力的强大,而是明明有强大的能力,却不矜功自伐、待人刻薄。这是一种更高的修养与境界。

谦退保身

        懂得谦退之道的人,虽然在一开始可能会因为不善于表现自己而不能早早显扬,但只要时刻留心,总有一天会厚积薄发而受到赏识。《易经》六十四卦,只有谦卦,六爻皆吉。一个懂得谦退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无往而不利。

       懂得谦退也是保全自身的方法。过分张扬的人容易引起别人的记恨,为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周易》中也说,“负且乘,致寇至”,人在年轻的时候容易自恃其才,但其实并没有足够的经验与经历来对抗别人的嫉恨与外界的诱惑。往往容易招致灾祸或者迷失自己。人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时太过张扬,结局大多是害了自己。反而不如懂得谦退,多学习、少招祸,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默默成长,长成凌云之木时,别人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洒脱养心

       什么是洒脱?孔子有几个词阐释了这一要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些话就是告诫人们不要用心过度,不要固执自我,不要压抑志气,不要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时就悄悄不安,或在事情已经过去还念念不忘,这样做都会伤及心气,使神明耗散。而洒脱,正是通过减少这些内心的纷扰,使得心志得以修养,培养出一种不忧不惧、不执不计的心态。只有具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使我们在面对遇到利害时,有操守;遇到喜怒时,有度量;遇到纷华时,有存养;遇到震惊时,有镇定。保持一颗乐观洒脱、乐天之命的心态,才能不为他人所累,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81907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四处奔波的说说 形容四处奔波的句子

      四处奔波的说说 形容四处奔波的句子时间:2019-07-31 15:25:08 关键词: 四处奔波的说说,奔波的说说 果果   1、小明同学四处奔波,多方兼职,累的死去活来,出…

    美文 2023年2月6日
    98
  • 比心语录

    1、觉得怎么爱你都不够,却又觉得抱住你就够了,比心。 2、人生不如意之事七八九,能与人言一二三都无,才算坎坷。 3、不要与他人比较,懂得欣赏自己的生活,才能让自己活得轻松许多,也更…

    美文 2023年3月7日
    58
  • 王湾的诗次北固山下赏析(次北固山下赏析详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次:停宿。…

    美文 2022年7月20日
    241
  • 历史名人口头禅大全摘抄

    盘古说:我开;  女娲说:我补;  共工说:我撞;  神农说:我尝;  精卫说:我填;  夸父说:我追;  后羿说:我射…

    美文 2023年2月26日
    63
  • 撩女朋友的睡前故事短篇(哄女朋友的睡前故事长篇)

    01 “你知道月亮叫什么吗?” “月亮。” “你知道太阳叫什么吗?” “太阳。” “那你知道星星叫什么吗?” “……星星。” “那你知道你自己叫什么吗?” 狐狸抬起爪子戳了戳乌鸦的…

    2022年7月18日
    152
  •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前一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含义)

    鲁迅被誉为“民族的脊梁”,我们在中小学时代,读了很多先生的作品。然而鲁迅的小说、散文虽然处处都透露出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民族担当,但我们还是很难从直观上理解鲁迅先生作为“民…

    2022年6月13日
    1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